首頁>情感>

春節,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講,除了一個期盼已久的小長假之外,還有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愛的味道。當然,還要忙著走親訪友,三五好友小聚,把對上一年的總結以及新的一年的計劃,都梳理梳理。

作為人在中年的我們來說,彼此聊天,更難規避“家裡神獸如何、如之何”這類的話題,甚至很多時候產生共鳴,大家都興奮起來。

然而這個時候,作為成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說心裡話,但作為父母,還是要當心身邊的那一雙雙“小耳朵”哦!

要知道,孩子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好奇心了。

他們會格外熱衷於成人之間的話題,那些家長裡短、瑣碎平淡的話語,都是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如果在話題中,自己再成為“當事人”,那更是聽得叫做一個全神貫注。

往往,他們還能夠無師自通地表現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模樣,或者似乎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看書、寫字、看電視……其實,他們就像一隻只豎起耳朵的小兔子,聚精會神且警覺。

甚至,有時候大人在聊天的過程中,偶爾忘記了一些事情的具體情節,孩子還會情不自禁地幫你給補上,說的同樣是眉飛色舞,抑揚頓挫。

是的,這就是“小耳朵”的能量,遠遠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巨大。

【人前莫比孩子的優劣】

作為成人,我們很多時候充分的會將“謙虛”進行到底。

“看看人家,鋼琴都過10級了;看看你,學兩天就不想學了。”(其實,自家孩子雖然棄了鋼琴,圍棋卻已是高段位)

“看看人家,考試又是100分;看看你,這次又沒有考好。”(其實,孩子的學校不一樣、試卷不一樣,分值的對比自然也不一樣)

“看看人家,做事多有條理;看看你,打個招呼都不會。”(其實,自家孩子只不過真的不喜歡要打招呼的那個人罷了)

……

倘若家長總是“謙虛”地讚揚別人家孩子,藉機貶低自家孩子,那麼孩子在這樣的“打擊”下,要麼當面反抗,揭穿大人的虛偽,讓成人倍感尷尬;要麼認為父母滿嘴謊言,或者壓根兒不值得自己信任,這樣下去,才是最得不償失的事情。

【人前莫論孩子的是非】

有些聰明的家長,會利用孩子的“小耳朵”,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比如想要不愛喝牛奶的孩子多喝牛奶,就會在聚會的時候,多誇誇愛喝牛奶的孩子,聰明可愛,面板也變得很白,人很漂亮等等;這樣即便自家孩子之前是拒絕喝牛奶的,但是也會開始嘗試喝牛奶。

家長不費吹灰之力,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難道不比天天跟在孩子後面碎碎念著“你要多喝牛奶”,強得多嗎?

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故意在人前論孩子的是非。

比如想要不愛喝牛奶的孩子多喝牛奶,就在聚會的時候,反覆訴苦:“我家寶貝就是不愛喝牛奶,說牛奶很腥,喝了就想吐,其實我也不愛喝牛奶,但是孩子不喝不行啊,不長個兒多讓人發愁!你是怎麼教你們家孩子喝牛奶的啊?”

這樣,孩子得到的是負面的資訊,加強了自己不愛喝牛奶的事實認證,再愛喝牛奶才怪呢!

另外,要知道孩子的一些習慣偏好往往是受到成年人的影響,這也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往往是成年人的無心之舉。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當心身邊的小耳朵,避免自己的一句無心之語,就可能給孩子帶來長久的影響。

【人前莫說孩子的短板】

還有的家長最喜歡張口閉口就是“我們家孩子數學(游泳、鋼琴、舞蹈等等)就是不行。”

然後就開始一大串的傾訴,孩子的數學作業一塌糊塗,什麼加減乘除分分鐘就錯了……其他不行的也同樣。

把孩子的短板說的一無是處,自己也苦惱得不行。

試問,你傾訴的物件,能夠幫助你的孩子把這些短板補上去嗎?

答案是明顯的,不能!

你家孩子最終還是要你來操心,還是要你來負責。那麼,如此地貶低孩子,傾訴自己的鬱悶,又有何用呢?可以讓自己的抑鬱得到短暫的宣洩?還是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輕鬆一些?

都不會的,壓力就在這裡,傾訴千萬遍,倘若沒有具體的行動,就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所以作為成人,要懂得負重前行;同樣懂得,尊重自家孩子,不管他現在多大。

只有你給了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才有了前進的動力;當孩子能夠自我覺醒,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你所擔心的、所痛苦的,都將成為過去。既然如此,何不努力改變自己,多尊重孩子呢?

其實,家長越是隨意地給孩子以負面的評價,就會把一些本來屬於短期出現、可以較快消失的負面行為給固定下來了。成年人越是不斷地嘮叨著孩子,越是會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為,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那麼的單純,他之所以總是“豎起小耳朵”,是因為他在一心一意地關注著自己的爸爸媽媽,期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認可。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讓孩子感到失望?如果“小耳朵”一直存在,那麼父母就用對的方法,在不動聲色間來幫助孩子,讓孩子的改變事半功倍,豈不更好?!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門不當戶不對,三觀不合的婚姻註定是不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