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

故事要從我這兩天和父母聊天,他們談起身邊的一件事情說起。

去年一月份的時候,我家鄰居和我媽跳廣場舞的時候,說起了她投資了河北的一個老闆開廠,總共投了十萬塊錢,每個月付利息1000元,也就是我們民間常說的月息一分。

好傢伙,十萬塊錢一年的利息就有12000元,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2%。鄰居問我媽媽要不要投資一些,她覺得很穩,滿打滿算已經收了一年多的利息了。

我媽知道這屬於民間借貸,利息比較高可能很危險,所以也不敢隨便允諾。但是聽說老闆都是拐彎抹角的熟人,是由於資金週轉不開才會找熟人借錢,這利息給熟人賺總比向陌生人借錢好。

我媽告訴我她當時都動心了,好在由於前段時間買車花了點錢,一時間沒有湊上錢,這事才不了了之,誰知道今年年前就出問題了。

鄰居前兩天向我媽哭訴,自己的這個熟人找不到了,聽說是因為河北那邊疫情影響,破產了人也跑了,現在她已經報警了,可是這錢追回來的機率極低。

我媽一方面慶幸自己沒有投錢進去,另一方面感嘆想賺點錢怎麼就這麼難呢!

我聽完後,不禁一身冷汗。我以為自己在銀行工作,父母耳濡目染也應該有些防騙常識,現在看來,培養中老年人的風險意識任重而道遠啊!

1、高價購買“低階”保健品。

2、養老院騙局。

3、投資“高息”回報。

父母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現在確實存了點錢。總想著再多存點,給子女籌備婚禮用,幫著小孩減輕房貸壓力或者自己規劃養老不給子女增添負擔。

騙子們嗅到了這裡面的機會,因此把目光盯向了這些中老年人。

前兩個詐騙手段,稍微有些文化的老年人還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去識別產品真偽,實地考察養老專案。

而最容易讓老年人踩坑的,就是很多年輕人都無法拒絕的“高息”回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民間借貸。

年輕人如果被騙了,還有精力和能力去積極追索,實在不行還有時間把失去的錢賺回來。而風險承受能力極低的老年人一旦受騙,這些錢很有可能都是養老金,損失幾乎無法彌補。

因此,我們作為子女,真的應該好好跟長輩談談錢,傳授一些經驗教訓,讓他們引以為戒。

在我看來,老年人存款容易被騙,問題主要出在這幾個方面。

第一,老年人確實有理財需求。

老人們奮鬥了一輩子,總有點積蓄。習慣了省吃儉用的他們,除去基本的生活開支,還能有一部分盈餘。

為了能增加存款,給子女們更多的幫助,老人們也十分迫切地想要理財,可是不管是從知識儲備還是行為認知上,總是跟不上潮流,也無法正確的辨別陷阱。

年輕人工作忙,不可能時時刻刻叮囑著父母,也不可能把父母的資金全部都自己打理,這樣也很不方便。

因此,我們應該在空閒的時間,幫助老人們學習基礎的理財知識,告訴他們哪些產品適合老年人,哪些產品風險性比較低。

一般來說,對老年人而言定期存款、儲蓄國債、保本型理財、貨幣基金等,對老年人而言,是比較穩妥的產品。

第二,年輕人的關愛太少。

當代年輕人都很忙,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快節奏的生活下你不忙碌起來就得被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

社會現狀如此,也不能全怪年輕人,說實話很多年輕人也願意陪著父母,可是年輕人解決當下生存問題更為重要,加上很多人都背井離鄉,和父母相聚的時間的確是太少了。

正是由於這一點畸形,讓很多騙子抓住了老年人的弱點,把握住了他們的情緒價值,對他們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

為了不給自己親生娃增添負擔,父母們也是報喜不報憂。而老年人也會漸漸習慣騙子們的關懷,深陷其中。

時間久了,騙子們逐漸取得了老年人的信任,這個時候再下手,成功簡直是易如反掌。

還有一種情況,老人們退休在家消遣娛樂實在太少,有些公司就會開展一些免費遊玩,免費看房,免費聽講座的活動,活動時間施予一些小恩小惠。

老人們心想,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免費”去玩玩,還能得一些小禮品,何樂而不為呢。

殊不知,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老人們正在一步步陷入騙子的圈套之中,最後也就稀裡糊塗地就把錢給交了。

因此,我們要多和父母溝通,瞭解他們的近況,即使不能時常在他們身邊,也要主動問詢。尤其是得知父母最近有什麼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幫他們把把關,叮囑一下注意事項。

始終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掉餡餅也輪不到自己。

最後,借用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那句話結束今天的文章:

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大家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分居兩年,老公回家找舊衣服,我哪知道他的衣服放哪兒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