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是更更,你有故事,我來更

最近偷偷回家時長輩的反應上了熱搜,網友紛紛表示每個人在家中都是寶貝,有很多網友也分別分享了自己偷偷回家看長輩是什麼反應的影片合集。

在影片中有的長輩偷偷地掩面哭泣,有的長輩激動到手舞足蹈,不知所措,還有的緊緊相擁,久久不願分開,很多網友感嘆,看著看著就哭了。

什麼時候我們也長成了那個不回家的大人的?平日裡看起來朝九晚五的工作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可依舊有時間和朋友出去聚會喝酒,一起看個電影,但是回想起一年裡看望父母的時間好像越來越少。

能夠見父母的日子也不是很多,我們和父母之間逐漸產生的不只是代溝還有距離,雖然父母永遠都牽掛著我們,可我們並不會時常著惦記父母。

傳統中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也被人們遺棄,尤其是現在的晚年生活真的能夠靠上子女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晚年生活住養老院。

其實人到晚年能不能靠得上子女,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關於社會環境也有一部分因素。實際上,孩子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也決定了對於父母的養老態度和方式方法。

現在母親雖然知道不能做高齡產婦,可生育的年齡也是越來越大,孩子獨立以後,父母也你年邁,每週去父母家看看,確實不太可能,尤其是很多子女。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用來工作,哪有時間去照顧父母?

他們也需要自己生活,對於年邁的父母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悲哀,但人越到晚年,越不需要錢,需要的是兒孫承歡膝下

有老伴兒的情況下,靠得上的也只有自己的老伴兒。如果很不幸,一個人孤零零的時候。

才能夠體會那種孤獨多麼的難過,恨不得自己早點離開也算是一種解脫,兒女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完全地圍著父母轉,也不可能盡心盡力的伺候到父母滿意。所以晚年生活能夠真正靠得住,兒女的很少,真正要靠的是你自己。

作為讀者自己本身就非常有這樣的體會,因為工作原因的特殊性,每天可能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早早起來還要上班,自己生活作息都不怎麼規律,積累了很多小病小災。

只能一個人照顧,但只要有時間都會盡力的去陪伴父母。雖然如此,能夠和父母說知心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每次去家裡不過是吃一頓飯,隨便地聊幾句,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去工作。

而同樣認識的一位朋友,說起自己的事情也好像成為了一種負擔,因為父親不是因為腦梗。開始有些行動不便,說話也不利索,只有母親一個人在家裡操持著。

因為獨生子女的原因,整件事情的重擔都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可自己的工作也確實忙。生病期間照顧父母已經讓他分身乏術,根本沒有專門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父親。

而父親似乎也有一些埋怨自己怎麼就成為了孩子的累贅,嘴上說著自己生活很好,有什麼都由他母親來辦,也不需要天天工作家裡兩頭跑。

可是你心裡有心事,又怎麼會把工作做好,工作不如意,老人在家裡也時刻擔心,整個人有一段時間處於喪氣模式,直接就瘦了20斤。

一個活生生年輕人就突然老了許多,開始變得脾氣暴躁,沒有辦法,他只能選擇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這樣他認為給予了父母最好的保障,而他也能夠安心地去工作。

這是他經過了無數次思想鬥爭,因為他明白,一旦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父母就會認為自己是一種負擔,會給孩子帶來很多麻煩。父母心裡也不開心,自己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送進養老院那一天,感覺自己一身輕鬆。幻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有一天又該如何解決呢?

現在有一批老年人已經開始發現,靠子女完全不如靠自己,為什麼那麼多父母寧願在晚年生活花自己的錢,也不願意把這些錢全部攢下來留給孩子,讓自己過苦日子?

因為清楚地明白人生短短几十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算是兒孫也自有他們的福氣。

沒必要完全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子女掛鉤,也看過很多新聞,子女直接不願意贍養老人,把老人丟在破舊的房子裡自生自滅的,又或者直接丟棄老人的。

都是因為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的可利用價值,成為孩子的麻煩,才會讓這些老人不得不接受兒女違背倫理道德的做法。

同樣是晚年生活我還認識一位大爺,中年時間就不斷地為自己積累財富,並不是拼命賺錢,而是為自己晚年生活做準備,儘量的能多賺就多賺,趁著自己還年輕,當然也會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他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或者在孩子需要錢的時候儘量的幫一把,但不會完全地把自己所有積蓄都統統給了孩子。

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沒有了錢,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也一定會發生改變,這無關乎他們對於孩子的教養,換位思考,自己作為年輕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於是,靠著攢下來的一筆錢和子女打好關係,也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和老伴兒經常出去旅遊,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不必到了晚年,還有一種寄人籬下被人嫌棄的感覺。

小更講述:‍

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去養老院養老,我該支援還是反對?》

陳銘說“父母有追求他們想要的生活的權利,給父母提供更多選擇,也許是這個時代盡孝的一種更好的方式。”

季節更替,時代一直在發展,我們也應該為自己的生活做好打算。父母有了更多的選擇,我們應該慶幸他們有個好的歸宿。

並不是一味地要求按傳統養兒防老這些思想貫徹到底,活了一輩子,到晚年發現靠得住的,也並不是你所謂的兒女。

尤其是現如今晚年生活,有錢就有了底氣,有了健康就有了底氣,生命是你自己的。

你的晚年也應該由你自己做決定,就像這個社會你靠別人似乎永遠也成不了大器,歸根結底要你自身有實力。

晚年生活亦如此,你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底氣,才能夠讓晚年生活不至於過得枯燥乏味,每天混吃等死。

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為你花錢時,如何優雅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