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言戀愛學:戀愛關係中無往不利的心錨理論
關於“心錨”,這個名詞我曾經多次提到過,也有很多所謂的情感機構教學會提及這個名詞。
因為在實際諮詢過程中,發現很多朋友在使用過程和方法上,都出現很多不對的地方。
今天我就單開一章,專門講一講“心錨”。
01
我們會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都應該看過一些相同的情景。
主人公結束了一段感情,也許是幾天,也許是幾個月,甚至是在幾年之後,偶然間又聽到了當時戀愛中喜歡的一首歌,或者一部電影,或者經過當時經常約會的一個地方。
眼前頓時又浮現出當年與自己戀人的點點滴滴,音容笑貌猶如昨日。
然後,主人公的情緒開始進入大爆發,當下選擇去聯絡舊愛,故事情節得以順利推進。
就算放在各位朋友自己的身上,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
雖然感覺恍如隔世,那時舊人故景,也會在自己腦海裡再次浮現出來。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觸景生情。
其實,這些心理現象,就是我今天要講得“心錨”。
當然,很多朋友可能只是聽說過“心錨”,其實並不瞭解“心錨”,但懂得運用回憶去挽回對方。
不過,由於大部分人亂用一氣,而且用得極其不恰當,最終是好的回憶與情緒沒有喚回多少,壞的回憶和情緒卻喚醒了一大堆,這相當於增加了對方對你的負面印象。
有了前車之鑑,今天我不得不繫統地講講“心錨”的作用,以及執行機制和適用範圍。
希望朋友們可以透過這個強大的武器,為自己的挽回增加戰鬥力。
02
● 什麼是心錨?
這個理論最早是由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提出的。
也就是著名的,巴普洛夫的狗,經典的條件反射實驗。
心錨(Anchor)屬於一種條件反射的表現形式,是由當事人因為各種感官渠道接受到外來刺激產生感受,從而與之前因為相同或者相近刺激產生的舊有情緒產生呼應,進而觸發與之前相同的情緒狀態的過程。也包括因為各種感官刺激觸發的當下合理情緒。
看這段話有些複雜,其實簡單直白地講就是,透過各種感官刺激,包括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等方式,把對方帶入到一種情緒狀態中去,這就是一個成功的“心錨”。
也就是指:“人之內心某一心情與行為某一動作或表情之連結,而產生的條件反射”。
當對方觸碰這個連結的時候,就可以引起對方的某種情緒反應,是一種很有用的潛意識溝通手段。
像我在開篇舉的例子,就是當初因為某一件事物讓當事人產生了某一種心理狀態,而後又透過這件事物或者相近的刺激因素,讓當事人重新回到當時的心理狀態上。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回憶性心錨,或者叫情緒心錨。
另外一種是在溝通中,透過暗示等手段,讓對方把一些預期或者積極的情緒,與我們聯絡起來,從而讓我們和對方產生正面的情緒連結。
我們可以把另一種稱之為,預期心錨。
心錨的一切作用,都是為了喚醒情緒,這也是我為什麼把心錨定義為“情緒喚醒”。
03
心錨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因為這是人類進行經驗積累的必要手段。
沐言經常講“認知水平”,其實就是“學習,使用,總結知識與經驗”的速度與方式。
言歸正傳,在我們大腦儲存資訊的過程中,會一併儲存當時因為這個經歷獲得的感受,用來提醒我們這個經歷或行為,在我們過去的時間內是“危險”還是“舒適”的。
當然,作用體現的威力有大有小,大部分不會被我們捕捉或感知,而且很多“心錨”甚至不會帶有情緒。
就比如你平時生火做飯,這裡面就呼叫了很多大腦儲存的記憶,這裡有行為主義心理學做為輔證,但是這些記憶大部分都不帶有情緒。
而當你點火的時候,想到了曾經被點火燙傷過,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回憶就會給你帶來“恐懼”的情緒。
那麼之後的點火動作,你就會更加的小心翼翼,以免再次被燙傷。
諸如此類,還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以上,就是“心錨機制”的運作原理,懂得了這個原理,我們就應該嘗試這個心理作用,如何巧妙地運用在我們的挽回中。
04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給對方種下心錨呢?
也就是有朋友所說的,扎心錨......
每次聽聞這句話,我都是滿臉黑線,心錨並非實物,再次重申,是情緒喚醒!
好了,言歸正傳。
首先,我們要知道,想要成功在對方的潛意識裡植入心錨,就必須在對方的身心都處於“非常狀態”的時候。
而這種“非常狀態”指的是喜怒哀樂或是處於極度興奮或是極度恐懼的任意狀態之下。
也就是說,如果對方當時的感受不是特別強烈,並且他的情緒很穩定,那麼這個誘因便不會連成神經鏈,因而心錨就無法建立。
所以,為了有效地建立心錨,我們就需要捕捉對方情緒最強烈的狀態,通常情況下,這個時間會持續5~15秒左右。
接著,我們就先要準備一個錨定物,也可以叫做錨定點,這個就是誘因。
誘因還必須是獨特的,如果誘因太過普通,就會被大腦所忽略,那心錨也就無法建立。
這個錨定物當然是包羅永珍的,可以是一個手勢、一句話、一個表情或是一個語調。
但前提是肯定是你們之前經歷過的,帶有美好回憶的印記的東西。
如果你拿出來的東西是你們之前吵架摔壞的玩具,那多數情況下首先被喚醒的,是你們當時吵架的不愉快的經歷,這總不是你所希望的把?
此外,吊橋效應也有點這個意思。
我們在對方潛意識裡植入心錨的過程中,還需要多次重複來強化這個指令。
當然最終結果的出現也取決於對方現在的接受條件,倘若對方現在面臨一個很緊張的事情,跟開心快樂的情緒相差比較遠,那麼能夠喚起心錨的能力便會大大降低。
最後,心錨的使用是很講究時機的,切不可亂用一氣。
接下來我們就再來說說這個“預期心錨”
預期心錨就是把一些正面的,積極的情緒植入到對方的意識裡,透過再次觸發這些情緒開關,讓對方儘可能地對你產生正面的情緒。
預期心錨的用法,其實就是把對方一些好的情緒狀態和你產生一定的關聯,從而實現當對方再次面臨這個事情的刺激的時候,再次產生積極情緒的時候,是把你包含在內的,久而久之當面對你的時候,自然的就會產生積極情緒,你本身就是一個很厲害的心錨了。
05
此外,心錨還可以和“蔡氏效應”搭配著使用。
“蔡氏效應”是指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任務,比已處理完成的任務,印象會深刻很多。
換句話說,任何任務,只要達成了協議計劃要完成它,卻沒有完成,它就會不斷的出現在腦子裡,吸引你的注意力。
這個組合在脫單挽回之中,簡直是無往不利的大殺器。
礙於篇幅,就不在此細講了。
最後還有幾條要提醒各位小夥伴,心錨雖好,但不要亂用。
沒有一種情感武器是適用於任何場合的,心錨也是。
每個人的感情狀況都不一樣,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切莫生搬硬套。
其次,要慎重地選擇心錨,能夠用來作為心錨的事物,這個情緒作用的濃度一定要強,要麼是當時這件事物寄託了你們很大的情緒,要麼就是重複的次數很多,以至於形成了習慣。
切不可隨便選一件事物或者這個事情只對你有很好的情緒刺激,而對方其實心底裡是討厭這件事的,這樣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最後,不要太過頻繁的使用,什麼好東西多了,那也是不值錢的。
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心錨,請同學們根據當下的情況和對方的情緒狀態來調整。
爭取幾次之後就能看到明顯效果,而不是亂用一氣,最終也只是更惹人厭而已。
最後,切記切記!
我還想說一下,我們在捕捉對方情緒的時候,一定要捕捉他的正面情緒,成為對方的積極心錨。
如果你沒有能力帶他走出負面情緒的話,你很容易就會成為他消極情緒的心錨,以至於他今後只要見到你想到你就自動產生負面情緒,這也太慘了吧?
也就是說,當你以為尋求情感共鳴,卻不會引導對方情緒向積極層面引導的話,那你就最好別做。
所以,如果對方有一些不愉快的事發生,我建議還是儘量少和他接觸,以防止他的壞情緒和你聯絡在一起。
至於,如何帶領他人走出負面情緒,就涉及到“情緒價值”的塑造與運用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
人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
人也沒辦法維護好認知之外的親密關係
所以
有些東西還是要學習與瞭解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