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卻感覺不到一絲絲的年味兒。早上到菜市場買了點韭菜、豬肉,順便捎帶買了幾個老婆要求買的炒菜,一共就花了二百多塊錢,感覺這個年就這樣過了。
中午和母親影片聊天,母親問有沒有買魚,才想起來還少了一道大菜,要連年有餘,下午又到超市買了幾條帶魚,下午把魚開膛破肚清洗乾淨、放上調料醃好,剛才煎魚時忽然感覺到一陣年味也夾帶著難過。
小時候喜歡過年,是因為有父親的庇護、母親的關愛。19年父親與腫瘤抗爭4年後去世,20年春節我帶著老婆孩子與母親和弟弟共同過年,但畢竟是父親剛剛過世幾個月,又趕上20年初的疫情,春節過得一點感覺也沒有。今年弟弟結婚了,本計劃我們兄弟兩個共同陪母親度過一個春節,結果年底河北、東北的疫情嚴重,導致各個地方加強管控,尤其是女兒的幼兒園之前通知回來後要隔離後才能上學,而且工作單位也建議留杭過年,所以還是沒能趕回去和母親一起過年,所幸弟弟與母親在一個城市,能夠相互照應。
現在想想,年味無非就是兒時能夠得到父親的保護與鼓勵,母親的關愛與幫助。那時候在農村,除夕的晚上和初一的早上吃飯前一定要在門口放鞭炮,我們兄弟兩個在父親的鼓勵與指導下去放鞭炮,然後回到屋子裡給父母拜年才能吃飯。
沒有年味,想想其實就是因為親情沒有在,年味是感覺,不是氛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