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你有過親眼看著自己朋友“變壞”的經歷嗎?

小學時有個“戰友”,因為經常一起打乒乓球而變得親密起來。上初中時又剛好同班,算是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只是後來,我們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上中學後,學校“混社會”的人開始變多,我們倆曾一起被別人欺負過,但後來,他慢慢和欺負過他的人玩在了一起,還開始欺負別人。

中學時期,我的學習成績開始凸顯。相反的,這個朋友因為“混社會”,開始放棄學習,最後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

至今,我已經多年沒見過他,只是偶爾會在母親那裡聽到他和他家的一些訊息。

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樸素的道理至今依然適用。

著名的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認為,人們在認識到一些朋友其實是損友時,應該果斷放棄跟他們繼續交往。

墮落通常是人們自己的選擇

我們在中學階段,是交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這時人們既有了較強的社交能力,但通常又缺乏對是非的判斷能力,而且這時通常還處於叛逆期。

稍有不慎,就可能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變成另外一個不良少年。

不過好訊息是,度過中學開始成年後,人們會開始變得“懂事”,也就是開始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

而成年後,如果有人依然抱怨自己是被同伴影響而墮落的,那很可能只是藉口而已。事實是他們自己根本不想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

“當一個人自我價值感很低或者拒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便會選擇與那些生活已經一團糟的人為友。”彼得森說。

“幫助”損友可能是因為你太自戀

有時候,人們不願意放棄損友的原因是:他們想幫助這些損友走出困境。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失敗者都是受害者,也不是每一個跌入谷底的人都想要努力往上爬。”

有一些人確實是遇到了人生的困難,並且想走出來;但也有很多人,他們已經放棄了掙扎。

想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前提是他們自己想走出困境。沒有這個前提,那你的一切付出都是徒勞。

同時,人們還需要警惕,當你不願意放棄那些損友時,是真的想幫助他,還是因為這種行為讓你自我感覺良好?

這就好像有些父母常掛嘴邊的“這是為你好”。

當然,這並不是叫我們放棄所有困境乃至墮落中的朋友,有些朋友確實需要我們的幫助。但我們需要好好識別,哪些是真正需要幫助,哪些是想把你拉下水的真正損友。

和那些真正希望你好的人一起

海賊王中,妮可羅賓從小就是怪物一樣的存在,所以一直被通緝追殺,她已經不相信任何人。

然而,一個大叔依然對羅賓說:出海吧!大海如此廣闊,一定會有真正善待你的人。

我們擺脫損友,不單是為了擺脫他們的不良影響,更是為了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對你善良、希望你越來越好的人。

真正的友誼應該是互惠的結果。

而且,你應該謹慎選擇朋友,因為惡習會“傳染”,自律和對人生的負責態度卻不會。

選擇這樣的真朋友也需要勇氣,因為他們可能比你更加優秀。但你必須找到這樣的人,這樣才能更好地一起成長。

我們一起收穫新知,實踐改變。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跟老公回家過年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