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前兩天的一則微博熱議:“原地過年,但要讓愛回家”。

過去讓人覺得不耐煩的父母的唸叨,讓人不厭其煩地走家串戶,不厭其煩地陪伴長輩們聊重複的那件事情,在這個特別的春節,都變得值得懷念了。

這次的不能相見,是為了未來更好相聚。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要把愛帶回家。我們有發達的網際網路,可以透過影片跟父母、家人拜拜年,問聲好!

1、有儀式感的年

記得小時候特別期盼過年,只有過年,才可以吃到媽媽鎖在櫃子裡的米老鼠糖、大白兔糖、牛軋糖。

那時候過年,還不知道“儀式感”這個詞兒,但卻從臘月開始,儀式就啟幕了。

一到臘月,就要開始跟著媽媽計劃性的打掃衛生,不能錯過哪個犄角旮旯,從天花板,到床底下,能看見的看不見的,都要經得起檢查。當然,做得好,有可能會獎勵一塊酥肉或許蛋餃。

不要小看現在麻辣燙店裡不起眼的酥肉,蛋餃,在我們那時候,都是媽媽為春節純手工製作的。為了平日裡的不能相見,酥肉和蛋餃顯得格外珍貴。

為了臘肉,媽媽也是費盡心力地攢肉票,最後集中火力,大氣地買下肥肥大大的五花肉,豬大腸。臘肉我倒是不屑,那麻麻辣辣的香腸,嗯嗯,現在仍垂涎三尺。

各種吃食,小到炒瓜子、落花生,湯圓餡料,甚至糯米粉,百分百都是一家人齊心協力、全手工完成。美味自不必說,是現在超市的精美包裝不可比擬的。

其實,最最重要的是那股子年味兒,漸漸地,不知到哪兒去了。

2、“相互攀比”的年

那時候的鄰居都熟悉的很,見面不僅僅是打招呼那麼簡單,那是喊聲“抓小偷”也能全員出動的年代。

一層樓,有十幾家住戶,每天吃飯時間,就如同學校拉鈴一樣整齊。幾乎所有小朋友都端著飯,聚在一起,邊聊邊吃,大人們也端著飯,站在一起八卦。

到了過年這麼重大的節日,那就更甚了。你到我家借顆蔥,我到你家倒點香油。

到了下午,各家婦女們開始檢查工作,東家串西家:看看你家做的啥,嗯嗯,這個我也做了,你這個怎麼會是這個顏色?咦,你還會做這個呢,我都不會,下次教教我。喲,做的啥呢,聞著好香……

開飯時間,噼裡啪啦,此起彼伏的炮仗聲,光聽炮仗聲,大概就知道有多少家在開年夜飯了。

那時候跨年時間只有一個,農曆臘月三十晚上二十三點五十九分。哐哐哐,咻咻咻,魔術彈、沖天炮、炮仗齊鳴,天空不時爆開五顏六色的花,震天響的炮仗聲停歇間隙,才能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大人們說,這是接年。

過了年三十,就該親戚們粉墨登場了。帶著禮物,不用預約,按著頭一年的規矩,初一是在哪一家,初二在哪一家,排著順序相聚。

每到一家,主人忙碌,其他人則圍坐在火爐旁,嗑著瓜子,嚼著自制的紅薯幹,聊著這一年其他親人不知道的事情。

聊天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專心致志,生怕聽漏了哪個詞。也許是沒有手機,大家的坊間新聞,只能從這一次次的交流中拼湊成篇,所以就連發出感嘆或許大笑,都是統一的。

當然,對於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節目一定是穿新衣,收壓歲錢。

在不知道儀式感是何物的年代,卻充分的表現著儀式感,正月裡,安安心心地享受著臘月的勞動成果。

3、中年的年

漸漸地,一起歡呼打鬧的鄰居小夥伴們都已長大,成了爸爸媽媽。有的去了一線大城市,有的去了更遠的歐洲,還能保持聯絡的都統稱為發小,更進一步緊密聯絡的,稱為閨蜜。

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國家的改革開放,也算得上前幾批住進高樓大廈的人群。

什麼都方便了,不用爬樓梯,不用生爐子,也不能到鄰家借顆蔥,倒點香油,因為鄰里間的那種熟絡由一個新詞替代——距離感。

到了過年,也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從臘月忙碌到正月,年貨市場幾乎被線上線下超市所取代。拿著手機,只需一點,年貨即備齊,還有快遞小哥幫你送貨上門。

為了綠化環境,城市已經禁放煙花爆竹,有人說,沒有炮仗的年似乎缺少了靈魂。

生活便捷了,對於儀式感卻可以自由選擇。

喜歡熱鬧一些的,可以帶著孩子去城郊農貿市場,購買當地新鮮年貨,一起為年夜飯做準備;約上家人,一起大掃除;去花卉市場,為家裡添置花卉;也可以齊動手,剪窗花,包餃子,包湯圓……

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跟孩子寫春聯,在年三十這天,貼上自己親手寫的春聯。對書法不感興趣的,也要帶著孩子一起貼春聯,看著自己對來年的祝福,腦海浮現對未來的憧憬,不說也是樂的。

便捷的生活,幫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可也不能忽略了帶領孩子對儀式感的體會,畢竟孩子能陪在我們身邊的時光實在有限。

結語:

如同我們成了爸爸媽媽,反而不能年年陪伴自己的爸爸媽媽過年。

陪了爺爺奶奶,就會辜負外公外婆。每當過年,我們的父母就像是在等待裁決一般,看看能不能被選上。

選上了,就彷彿一對老小孩兒,如同我們小時候比誰得的糖多一般,各種開心。

被放棄的,我們似乎也不敢面對。看著父母老去的容顏,黑髮變銀絲,不再清澈的眼神流露出失落,聲音也不再那麼高漲。勾著背,點著頭,不情願的答應著:“好吧,有空再回來”。

不過,我們不要忘記,不管選擇了陪伴還是不能陪伴,請記得把愛帶回家。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的2021:要堅持一兩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