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遠嫁的姑娘,最怕過年,有的從北方嫁到南方,有的從南方嫁到北方,還有的甚至是跨國。

嫁之前,總覺得日益發達的交通,能讓遠嫁的自己回孃家很容易。

可在一個城市久了,才發現被牽扯得太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才發現回一趟孃家,真的太難了。

更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十幾天的假期可以隨意安排,大多數人不過就那7天,真要來來回回,哪怕大人受得了,孩子經得起折騰嗎?大過年的,把孩子留在家自己回孃家就更不可能了。

遠嫁,對於女人來說,不僅僅是距離的問題。

更意味著,她再也不能依靠自己的親人了,她能依靠的,只有老公一個了。

@ 黃小姐:結婚15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不去了

不知不覺結婚已經15年了,中間就回去過一次,那年是母親身體不好做了個小手術。之後孩子小不方便折騰,老公是獨生子,每年過年家裡都很多是需要張羅。

我們老家那邊有個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孃家是越來越遠回不去了。現在已經熟悉了婆婆這邊的風俗習慣,過年一般都是在這邊過了。

@ 王可:結婚10年 孃家太遠,沒有路費

婚後五年有了兩個孩子,婆婆身體不好,沒人看孩子,所以這幾年沒有工作,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婦。

孃家相聚1千公里,每次回去的路費都不少,不上班掙錢的日子真的是不好過啊,有一年給老公提過想回孃家過年,但是遭到了老公的訓斥。

說拖家帶口的這麼多人回去,路費得花多少錢,自己不掙錢就算了,還想著法子花錢,兩個孩子的花銷每個月開支都不少,從那以後就不敢再提這件事了。

@ 劉雯:結婚5年,每家輪流過,誰也別說啥

結婚之前就和老公說好了,過年的時候兩家輪流過。我們都是獨生子,誰規定過年就得非在男方家裡過,人家養了20多年的姑娘遠嫁到你們家就得凡事聽你們的啊。

我覺得女的要在這件事情上掌握主動權,一開始就不能鬆口,但凡鬆了口,以後男方便會覺得你好脾氣,做什麼事都不會和你商量了。

過年的時候更會用什麼傳統風俗之類的來壓制你,現在都是什麼社會了,能輪流去男方家就已經給他面了。

@ 王媛:結婚3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第一年是在婆婆家過的,但是那一年過得並不是很愉快,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裡影片,沒說幾句話,就哭了。

想到以前在家時和爸媽坐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 ,而自己結婚後,爸媽只能孤零零的過新年,想想都覺得心酸。

於是和老公商量,老公其實也捨不得他爹媽,那好吧,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其實小夫妻平時都在一起,過年那幾天分開下也沒什麼不好的,還有小別勝新婚的感覺呢。

Papi醬曾經在一個節目上說起過自己的婚姻:

逢年過節,她和老公一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談戀愛結婚到現在親家都沒見過。

但是Papi醬這樣的做法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回孃家過年的你是女兒,父母恨不得做上一頓滿漢全席,只為讓你大口吃肉。你吃得越歡,他們越高興。

你可以在孃家十點起床,沒有人催你,也沒有人覺得你是懶蟲。你還可以向父母撒嬌,聽他們絮絮叨叨講你小時候的故事。

而回到婆家過年的你,必須第一個起床,和你的婆婆一起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菜,做最有營養的早餐,用早餐的香氣叫醒一家人。

身為兒媳婦,吃飯的時候你要給公婆夾菜,招呼七大姑八大姨多吃菜,追著孩子後面餵飯,收拾殘餘剩菜,洗碗掃地拖地,像個忙不停的陀螺,才有可能贏得親戚們的一句讚許,你家媳婦真賢惠。

也許你婆婆可能會淡淡的說,是啊,兒媳婦就應該這樣。然而,等到小姑子回來的時候,婆婆卻像變了個人一樣,這也不許碰,那也不能動,恨不得讓小姑子靜靜的坐著嗑瓜子看電視等開飯就好。

想想你媽媽對你和對你嫂子的態度也不公平,所有遠嫁的女兒都是父母心尖上的人,對於父母而言,她是沒有可比性的。

關於遠嫁的女兒過年回孃家還是婆家,我想如果你們是獨生子女,最好能把四個老人聚在一起過大年,享受雙重的天倫之樂,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如果你們都有兄弟姐妹,那麼可以和你愛人約定好,今年去你家過年,明年去他家過年。而不是一方必須年年都在另一方家過年,要做到公平合理。

合理安排好回孃家和婆家的時間,因為你們不僅是賢惠的媳婦,也是孝順的女兒。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散文長詩: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