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跟靖妮聯絡了,今天我們聊了很多。我們相識於2020年年初樊登的第一期“讀出生產力特訓營”,同年大學畢業,同年出生相差20多天,同年報考北京師範大學。這就是網路的魔力吧,讓一南一北的兩個姑娘不期而遇了,連面都沒見過,她就把我寫進幸福日記,我就把她當做我的雙生子。兩個半小時的電話,總結如下:
(一)先找熱愛的事,再找熱愛的人
她講了一個點很觸動我。她說,現在很多人在尋找自己熱愛的人和熱愛的事,但是很多人都走反了。他們是先尋找自己熱愛的人,然後再尋找熱愛的事,但其實我們應該先尋找熱愛的事,再在這個過程中去遇到熱愛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學習圈和工作圈。如果刻意的去尋找熱愛的人,那我們做的事情可能不太一樣,所經歷的生活可能也不太一樣,就比如你在網上認識了一個人,他跟你都不在一個地方就很難建立深刻的連結,很難去經歷一些有趣的體驗。在熱愛的事中遇到熱愛的人,那我們就會擁有上天賜予的特殊的經驗和體驗。這樣的話,熱愛的事情和熱愛的人都有了,這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二)不要急於傍平臺,沉下心來練本領
我們還討論了影片號的事。現在很多人都在做影片號,也有人鼓勵我做,但我經過思考後決定暫時不做。我觀察了我朋友圈一些做影片號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人,我發現之前有積澱的,成過事的人會更容易成。比如秋葉大叔做影片號,再比如劉德華做抖音,都很成功。我認為他們成功有三點原因,其一是因為他們之前就有過很多的積累,自身能力強,專業技能過硬;其二是人脈廣,影響力大,這是從數量上來講的;其三是人品好,本來就比較受歡迎,這是從質量上來說的。
而我看那些做得很一般的人都素人,之前在自己的社交圈本來就沒什麼影響力的人,單單就靠提早進入一個平臺,是很難發展得好的。這類人自身沒什麼突出的特點,受歡迎的人必須要麼有才華會寫會說,要麼必須有顏值會演會唱。其實也有素人透過平臺火起來,這類人通常有自己的團隊或者特長,比如房琪就是把文案練到了極致。能成事的人換個地方依然能成事,我們要培養的不是尋找新的平臺,而是成事的能力。
(三)成長需要工具加內容
透過上面這些分析,我決定這一年從這些方面切入成長。工具技能上,練習普通話、學習製作影片、學習文案和寫作;內容領域上,選擇運營、心理學、傳播學、個人成長等方面輸入和輸出。現在很多人都在追熱點,寫明星八卦,我為什麼不選娛樂八卦領域呢?因為我要可持續性成長。雖然寫娛樂八卦的內容能蹭熱點,吸引人們眼球,但是對於我現階段的個人成長來說沒有價值。你不是要成為一個娛樂寫手,而是要成為一個更聰明的人。
(四)社交壓力大法好
咱倆最後約定,我要早上六點半起床,然後每週跑步至少三次,每天寫日記覆盤,最好能每天寫一篇文章。我為什麼一定要六點半起床呢?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在起床這件事情上你比別人成功了,那你這一天都有優越感;早上你跑步活躍了,那你這一天狀態都會活力四射。雖然我知道這樣很難,人是有惰性的,但是自己發的誓,不能認輸打臉。
為了監督彼此成長,咱們做了一個君子約定。如果失敗了,那就用社交壓力法來懲罰自己。如果失敗了,就發一條朋友圈,說明“自己與某人約定一起早起,一起寫日記覆盤,但是今天卻沒有做到,特此抱歉,為了讓大家看到這條鄭重的動態,我需要積攢N個,請大家監督我。”還要遵守三條規定,一是必須對所有人可見;二是積攢的數量第一次為10個,第二次為20個,以此類推;三是永遠不能刪除。當我說出這個方法時,靖妮明顯驚訝了,她可能好奇為什麼我不說罰錢之類的而是用社交來懲罰自己。其實我覺得,人是很懶的,為了睡懶覺也是可以付出金錢的,甚至撒謊。但是,人還是要臉的,社交壓力法比罰錢更好使。要來就來硬的,我不會對我愛的人放水的。
(五)微習慣的力量大於罐雞湯
雖然這種壓迫法讓人很害怕,也比較管用,但是我們的初衷是要自律地成長。看了再多人成功逆襲的故事,都不如自己沉下心來紮實地練好基本功。雞湯激勵和毒雞湯的刺激都不如每日養成的微習慣好,有了激情就早起,沒有激情就睡懶覺,這樣的人生永遠都是間接性躊躇滿志和持續性混吃等死。早上睡覺的時候多定幾個鬧鐘,手機放遠點,早上鬧鐘響了不要馬上關掉,先穿衣服下床,再關閉鬧鐘,直接去洗漱。就這樣的微習慣,比什麼雞湯激勵管用多了。我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早起呢?因為早起的人一般能成事,睡懶覺的人一般不太能成事,沒有絕對,這只是個機率問題。我很笨,只能走大機率路線。
(六)找到同頻共振的雙生子
希望大家都能遇見自己的雙生子,同頻共振,一起進步。ta是世界上的另一個你,你們合力共生,相互交流學習,監督彼此成長。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找到有默契的人很難,但我覺得也不是很難。這個人需要與你同頻,你們年齡相近,興趣相投,性格相合,但最重要的是能力相當。
半年未聯絡,依然親密如故。兩個半小時的對話,總結下來有六點心得,那就祝大家2021年六六大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