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你為什麼不再期待過年了”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眾多網友共鳴。有網友說:“奶奶和姥爺不在,少了重要的人,儀式感也變得淡薄。“
更有網友表示:“長大之後回家,過的是年、花的是錢,我不怕花點錢,但怕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是很多人心聲的真實寫照,人越長大,年味越淡。
孩童時候對於壓歲錢的期待早就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些許疲倦,因為你變成了發壓歲錢的一方。
本來就混得不如意,好不容易省出的積蓄就沒了,再加上得面對有種有意無意的攀比,多的是煩惱,少的是省心。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一、花銷很大,不堪重負
每次過年,別的不說,錢肯定得花,區別只在於少花多花。
從小孩紅包到老人衣物、從置辦年貨到宴會酒席,哪哪都需要真金白銀。
一不留神,打工人辛苦一年的積蓄就見底了,血汗錢迅速歸零。
有錢的幸福不一定具體,但沒錢的痛苦卻是實打實地扎心。
碎銀幾兩,化解萬種慌張。
二、疲倦於攀比和尷尬社交
看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很多時候,過年見面不是因為思念,而是為了比比誰過得更好罷了。”
哈哈,太有道理。
過年的時候,各種飯局肯定少不了,大大小小的親友和同學聚會更是保留曲目。
誰又升官了,誰又做生意賺了錢,誰又買了雷克薩斯,誰又換了大城市的學區房,這便是聚會最熱衷的話題,夾雜著油膩和精於世故的吹捧,暗藏著“我要過得比你好”的鄙視鏈。
有時候,一群人的狂歡真不如和家人團圓的時光。
三、刪繁就簡,日日是好日子
過年的方式真的可以簡單點,少點套路,少點形式和習慣。本來就是為了團圓和開心,不要捨本逐末,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不想參加的聚會就別去,不想買的年貨就少買些,老老實實待著、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挺好。
像作家林清玄說的:”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人活的就是一個舒心,人的很多勞累都是心累。活得通透的人,善於在難過的日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視角,不斷刪繁就簡,還心靈以寧靜,還日子以簡單喜樂。
所謂浮生如河,大道至簡,三千繁華,終歸樸素。看淡人生,堅定自我,在歲月中砥礪前行,就是瀟灑的活法。
最後想以《四重奏》的臺詞結尾:“我覺得這一年沒有白費。夢想不一定會實現,也不是堅持就可以實現。但是,我覺得沒有白做的夢,一個也沒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願牛年萬事順意,驚喜連連,所行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