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上週六參加了一堂《心智突圍》的拆書課。

《心智突圍》這本書我還沒有拜讀過,但是那天課程結束有一位活動參加者提了一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

書中講到了由“定位”“認知”和“心境”構成的人生正三角,也就是“心智成長力”,這三部分任何一個部分的缺失,都會造成人生的失衡由此產生的迷茫也就在所難免。

而這位參加者的問題是: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很難達到三方面等量增長,這個三角形有可能會變成非正三角形的形狀。對他來說,心境這一部分就是目前的短板。想讓這個正三角形等量增長,或者說如何讓“定位”“認知”和“心境”保持平衡發展,該如何去做?

心智成長力的人生正三角

這位參與者提的這個問題,並非在尋求答案,老師雖然在結束之前提到了心境其實就是情緒,但實際上我覺得“心境”並非只是情緒問題。

可能是因為當時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我就思考琢磨了一番,以至於之後雖然表面上不在想這個問題,潛意識裡也在繼續思考,所以這個問題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對於我來說,我的人生正三角算得上是在平衡發展的。

因為這方面的內容太過抽象,以我目前的認知來說,還無法解釋清楚,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

前段時間我背完了國學經典《大學》,也是我背完的第一篇國學經典。

在我身邊的學習者們都在學習背誦《論語》的時候,我卻先挑了《大學》開始背,原因就在於其中所述的“三綱八目”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後三目暫且不說,我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幾乎就是按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順序來的。

書看得多了,瞭解的知識也就多了。

光是知識的增長,也是無法直接讓人發生改變,尤其是心境。

從外部世界瞭解來的知識都是一種碎片化的存在,就像擺在桌子上的一道道菜一樣,它們僅僅是擺在那裡,毫無關聯。

然而當我們嘗試運用這些知識去解釋自身存在的問題、或者是一些行為,找到其背後的思維邏輯,找到自己的行為規律,從中發現最“本質”的問題去尋找解決辦法,才有可能把知識吸收內化為自己的認知。就像是把桌上的菜吃下去,經過身體的消化和吸收,它們才能成為有助於身體的養分,滋養生命。

這個對知識進行加工的過程,就是“思考”。

以前我不愛看書,一直認為“讀書無用”,原因就在於在我的認知裡,讀書無法讓我提升,但實際上無法幫助我提升的原因是那時的我不願意深度思考,只是簡簡單單下個結論就結束。

而現在,幾乎每看一本我認為很有用的書,就會嘗試把書中的理論用進我的日常生活中,然後再根據我對這些理論的實踐,整理出一套適合我自己的行為模式,這就是“格物”和“致知”。

而在認識了自己以後,我才發現,我並非如果曾經所想的那般一無是處,反而是因為我從來不願意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不願意接納現實中的自己,然後用一個一個標籤、定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自己特別不喜歡的樣子。

因為“格物”“致知”,我才更願意正視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也才能更加客觀的認識自身的優缺點。

能對自己誠實以待,才能慢慢變得“意誠”、“心正”。

當一個人物格、知至、意誠、心正之後,才算是達到了一個“身修”的狀態。這個“身修”,大概就是構成心智成長力的人生正三角平衡狀態吧。

對於“心境”和“情緒”,心境是一種內在,而情緒是一種外顯。但是否解決了情緒問題就能解決心境問題,我還有點說不上來。

但就我來說,好像確實是如此的。

以前我的情緒很不穩定,一點點小事就會讓我炸毛,生活中看什麼都很不順眼,特別是辭職之前。辭職後的一段時間裡,我發現自己的情緒平靜了很多,也許是因為擺脫了讓自己壓力巨大的環境之後,心情就放鬆了很多,容忍度也就高了很多。

但是我依然也會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

那時候我嘗試了一種方法——情緒垃圾箱。

我會把自己經歷的情緒事件寫進自己的“情緒垃圾箱”,以一系列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直到找到一個自己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法。

這個“情緒垃圾箱”幫我解決了很多情緒問題,從一開始經常寫,到後來寫得越來越少,到現在幾乎就完全用不到了,我的情緒問題也越來越少了,即使有,也只是表面上開玩笑的那種。

自從學習了《非暴力溝通》之後,我也會嘗試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在沮喪、難過的時候嘗試去找到在這背後的需要是什麼,一旦瞭解到情緒背後的本源,解決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情緒也是如此,有時候消極情緒也能成為一種自我療愈的手段,比如說經常會說得“難過的時候,哭一場就好了”;有時候積極的情緒也未必是好事,就比如說那句成語“樂極生悲”。

所以有關情緒,不能總是想著擺脫消極,也不可能總是達到積極,最好的狀態就是內心的平靜,不輕易受外界影響,悲不過度,樂不過分,才是最好的狀態。

這也就是所謂的“中庸”。

《中庸》裡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喜怒哀樂都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是所謂的“中”;表現出來符合節度,就是“和”。“中”是人人都有的一種本性,“和”是大家都遵守的原則。只有達到“中和”的境界,萬物才能各司其位,按照規律生長繁育。

保持內心的平靜狀態,才有可能找到人生的平衡。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人到中年,要果斷結束以下3種關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