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新認識“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
無論在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這樣的場景:你去了一個【美國家庭】做客,主人在迎接你進屋後,一般會問你:想喝點【咖啡、果汁、茶、還是可樂?】
而在我們國家,或者亞洲這些把【集體主義】放在更重要位置的地方,如果你去別人家做客,主人在迎接你進屋後可能說:坐吧,我去給你倒杯【水/茶】。
我以前對於這種現象的理解是:美國家庭普遍較富裕,家裡通常開啟冰箱就有多種飲料可以提供給客人,並且由於教育水平普遍較高,所以更禮貌的給客人以多種選擇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在看了邁爾斯著的《社會心理學》後,我才明白,這種現象其實可以歸結於我們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
在美國這種以個人主義為主要背景的文化中,無論你是“主”還是“客”,不管是在你的地盤還是在別人的地盤,你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自己的選擇。
這種尊重“個人選擇”,已經潛移默化地植入在多數人的心中,所以在西方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關於“實現自我”的題材——違背家人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體現出自信)。
反觀受“集體主義”影響較深遠的地區,不給別人添麻煩,分清主次,“大我小我”這些觀念也已經深入人心,而正是這些我們表面上察覺不到的卻深深影響我們行為的觀念,讓我們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行為:
你來我家(我的地盤),我給你什麼你就喝什麼——主人這樣想;無論主人給我什麼我都要喝一口,儘量不給主人舔麻煩,也不要讓主人感覺我這個人事兒多——客人這樣想;
在找到自己喜歡的人後,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會不會同意,對方的家人會不會接受我——這其實就體現出了“小我”對於“大我”的服從和依賴——典型的集體主義思想(體現出自卑)。
不妨回憶一下,當你正要出門時,家人問你“幹啥去”的時候,你是不是回答“_去看電影”“_去學校”或“_去公司”,你一定很少回答“我去看電影”“我去學校”或“我去公司”,少說了一個“我”字,卻把集體主義思想薰陶下的行為模式展現的淋漓盡致——集體、家庭、“大我”這些永遠是第一位的,而“我”則可有可無。
二、過多選擇的代價馬上就過年了,你可能更願意和家人去最大的購物中心採購(排除交通不便等因素),而不是相對小一些的商場,為什麼?因為大商場商品琳琅滿目,種類齊全任你選。
但是,從購物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出發,更多的選擇反而會帶來資訊超載,隨之也帶來了更多的“後悔機會”,這直接導致你後悔/負面情緒的產生。
每次新iPhone發售後,很多人都為買什麼顏色,多大記憶體合適(錢包羞澀的情況下)而心如刀絞,為了省錢買了64G的,結果發現記憶體不夠用,後悔當初沒有多花500買128G的,現在要是賣了再買128G的還要損失更多的折舊錢;自己買了藍色的,看著同事手裡綠色的iPhone閃著光芒,心裡罵著為啥當初我沒買綠色的;這些情況都讓你對手裡這個本來愛不釋手的小東西產生了隔閡。
相比於可以反悔的選擇(可退款/換貨),人們對不能反悔的選擇滿意度更高。
下次你再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感到後悔時,不妨告訴自己,這已經是“尾貨了”,沒有比它更好的了,這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