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年,因為疫情,第一次一家三口獨自在外過年,沒能回老家,在此曬一下,三個人的晚餐,簡單夠吃有剩餘,畢竟年年有餘,但絕不鋪張浪費。

第一次自己準備年夜飯,又讓我想起了年少時除夕一整天的情形,是多麼的煎熬。當人家開開心心過大年時,我們家過的是年關,是孩子眼中父母東奔西跑,深夜一算,還外欠多少債務的辛酸。

父親是開拖拉機的,每年春種秋收時的耕地費用以及平時的活兒報酬在農村很少有給現錢的,都是要到年底自己對著賬本去收取的。所以一般臘月二十四後,爸爸就開始整理賬本,然後一家一戶討要工錢的活就留給了身材矮小的母親,而家裡的家務自然也就留給了我。

母親知道,到年底,大冬天的,一早出門肯定能遇到有主顧在家,否則晚了人家出門置辦年貨,就會白跑一趟。所以除夕那天,母親顧不上吃早飯就要出發,夾著賬本,也沒有帽子什麼的,在零下十度左右的天氣東奔西跑,要跑好幾個村莊,跑一趟往往也只能收個三分之一戶人家。然後回家總結整理一下,填過肚子,到十點半左右,估摸著人家置辦年貨回家了,再出去跑一趟。而我在家就要負責把午飯準備好。

在我們家鄉,除夕中午是吃餛飩的。那時候餛飩皮是要自己到有加工餛飩皮機器的人家加工的,除了和麵及機器上的操作不是自己弄外,面是需要自己的力量一次次搖動機器壓出來的。沒有機器高的我,只能蹲下身使出全身力氣一圈一圈的完成。那時候肉也是需要自己回家剁的,外面買不到現成肉沫。年少的我心浮氣躁,所以肉剁得很不均勻,全家人也就這樣將就著吃了。當鄰居對母親誇讚我能幹時,母親是滿心的無奈,因為她確實是沒有空啊。

可是,往往兩趟跑下來,母親也沒有收到全部的錢,而且有時候還會受氣。當然,也有人很好,會親自送上門的,但是難道欠債還錢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而跑多了,母親太累往往會食慾不振,加上母親本來身體就不好,所以這麼多年,母親一直是低血糖低血壓狀態,很少沾葷腥,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下。

下午,母親不準備出門了,畢竟除夕晚飯是重頭戲,紅燒菜我根本不會。而且總歸收到了一些錢,父母也得稍微置辦點年貨,畢竟新年是要走親戚的。另外,父母要碰面,規劃一下這些錢,多少用來還債,預留姐弟三個人的學費,置辦多少年貨,有些人的錢今年還不到該怎麼跟人家打個招呼。

而年少的我除了幫父母打掃衛生,添柴加水,看得最多的是債主坐家裡很久,而父母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重新計劃支付點。年年如此,年復一年。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工作兩三年後情況才慢慢好轉。

同齡的同事之間很不理解,我們家怎麼就窮成這樣?

父母是白手起家,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從爺爺那得到的一間半瓦房在1997年那個夏天終於經受不住風吹雨打,要倒塌了。父母一合計,不如借點錢狠狠心重新建個房子得了。於是,從欠一點點債到一下子欠好幾萬。我們家的收入不是很多,我感覺那時候每年很少有盈餘,加上三個人讀書,就這樣一直很多年都活在恐怖的年關中。

有時候除夕跟母親說好喜歡大年三十晚上母親放紅燒肉鍋裡煮的餛飩。母親說我是傻孩子,當時她那樣做為的是讓我們少吃肉,因為肉要留要來新年裡招待上門拜年的親戚。原來母親有自己安排,幸虧我當時真的是傻孩子,沒有看穿母親的良苦用心,既然母親捨不得我們吃,那自己更捨不得吃了。現在生活富足了,有吃有喝了,而母親卻只能看著兒孫吃,自己吃不下。母親燒的紅燒肉特別好吃,每次回家母親都會燒一大鍋,讓我像個孩子一樣有吃有帶的。

今天又是除夕,一早就跟母親影片過了。老人家忙得開心的,該買的買了,該準備的準備了,什麼也不差。關鍵是心裡舒暢啊,沒有債務壓身的日子,即使喝米稀飯母親也神清氣爽。

一家三口在桌上,我問兒子:家在哪裡?兒子摸著我說: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是啊,我長大了,可以離開媽媽獨自飛翔,而我的任務就是讓孩子有一天離開我也能獨自飛翔,無論他在哪兒,媽媽在,家就在。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認真過每一天,就是最值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