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智慧的人,都會看人。

一般而言,最會看人的莫過於年長者了。

他們憑藉本身幾十年的豐富閱歷,能快速從一個不熟悉的人的特點,判斷此人屬於自己曾經見過的那種人。

但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閱歷都不高,這時候交往一個人,那麼有三個地方要千萬留意。

一個人所交往的朋友往往是和他臭味相投的,也就是說,一定兩者有相同的地方才會相互吸引。

畫家的朋友,多半也是畫家,商人的朋友多半也是商人。

一個人交往哪些人比較密切,就能推斷出頗多資訊了。

看他交往的人大多所在的社會地位,就能知道他的人脈實力。比如一個人交往的朋友大多很有錢,那麼此人的人脈便不簡單。

看他交往的人的大多數職業,就能知道他所在的職業,或者他的生活範圍。比如一個人的朋友有不少是醫生,有些又是護士,那他可能在醫院工作或工作與之有關,也可能他就住在醫院附近。

看他交往的人聚在一起一般聊些什麼,就能推知此人的一些性格特點。比如一群人聚在一起,聊一些葷段子,那麼此人可能性格比較悶騷,也比較大大咧咧。如果都是聊一些家長裡短,那麼此人可能比較慫,而且心眼小。

看他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如何,如果質量高的朋友多,那麼此人多半待人真誠。如果大多數是狐朋狗友,那麼此人待人就比較虛偽而且很精明,不會吃虧。

其實可分析的還有很多,只要你夠仔細觀察,一定能對這個人瞭解一些大概了。

但一個人在朋友面前也會偽裝很多東西,輕易看不出來,這時候要看他的本性就需要其他方法了。

留意他為達目的所採取的手段。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

但我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的本性,這就需要看看此人為達到目的所採取的手段了。

一個人平時偽裝的很好,一看就是好好先生,但總有露馬腳的時候,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就能看得明白。

北宋名臣寇準愛才,十分喜歡提拔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一次一個叫丁謂的年輕人來拜見寇準。丁謂長得一表人才,口齒伶俐,而且吟詩作畫頗有才華,兩人相談甚歡。

寇準覺得丁謂是個人才,打算以後委以重用,誰知這丁謂不過半個月就露出了馬腳。

那次是一個宴會,很多大臣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丁謂自然也在,而且他時刻注意著寇準。他連續敬酒幾次,寇準也回敬了他,喝到興頭上,寇準的鬍子上都有酒了。

眾人見此,紛紛大笑,寇準也毫不在意。誰知丁謂卻跑上來,用自己的袖子為寇準擦拭袖子。

士大夫都是有風骨的,丁謂這種行為立馬暴露了他諂媚小人的本性。寇準對此很不滿意,斥責了丁謂的行為,將丁謂歸為小人一類。

丁謂暴露了本性,也就不再偽裝,開始不斷詆譭和諷刺寇準,最終皇帝聽信讒言,將寇準貶官。

丁謂一開始找到寇準時,可謂偽裝的很好,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謙謙君子,滿腹才華的形象,結果連寇準都被騙了。

但他為了得到寇準的提拔,表現出了他自己喜歡奉承的小人本性,為了得到寇準的喜愛,他的手段用過頭了。寇準是最討厭別人奉承他的,所以揭露了丁謂的本來面目。

因此,觀察一個人為達目的所採用的行為,就能知道此人的本性如何了。

留意他安心什麼,又憂慮什麼。

一個人心安於什麼,憂慮什麼是很難偽裝的,或多或少都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來。

北宋詩人兼畫家王鞏,人品正直,為人豁達。

當初因“烏臺詩案”中御史舒亶上奏:“(蘇軾)與王鞏往還,漏洩禁中語,陰同貨賂,密與宴遊。”因此蘇軾和二十多人被貶官。

王鞏是20多個人中被貶最遠的一個,蘇軾為此非常愧疚不安,除了書信的交往,蘇軾特別想去見一見王鞏。

後來蘇軾的確去見了王鞏,結果沒有從王鞏臉上和言語中看到有絲毫憂鬱之色,連他的小妾歌女柔奴也是笑容依舊,而且更勝當初。蘇軾驚歎二人真是“萬里歸來顏愈少”,問他們為何,柔奴溫柔一笑:“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為此專門寫了一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其中最好的一句就是千古名句:“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王鞏和柔奴被貶後並未灰心喪氣,而是沉澱心思,磨礪己身。而歌女柔奴更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陪伴王鞏在荒僻之地生活了三年多的時間,溫柔安慰,催促上進。據說柔奴還身據一身醫術,時常親自上山採藥,救治嶺南眾多貧苦百姓。

這就是因為他們心安於此的表現,若不心安,怎麼會出走萬里,歸來還更加年輕呢?心不心安是藏不住的,由此可推知,王鞏和柔奴都是那種豁達之人,是妙人一對。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致青春—愛你用盡了我所有的力氣,心傷至今未愈,不曾後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