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工作中,我和學生舉了一個例子。當時,那個想法闖進我的意識,並無準備,事後覺得很滿意,便記錄了一下。
一個孩子對父母說:“我想要月亮。”
父母白了她一眼,說“痴心妄想”。
父母找來百科全書,告訴她關於宇宙的知識。
父母說“月亮真的很美”,然後端來一個盛滿水的臉盆,他們一起看著水中的倒影。
以上任何一種情形,都可以讓孩子知道月亮是得不到的,她得不到,父母也得不到,她會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我相信孩子的心情一定不同。
例子舉完了,細節不談,教學很順利。沒幾天後的另一個事情,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
這是一個很自動的想法,它源於我的經歷和體驗。
小學畢業那年,學校通知說全年級有20個名額可以參加外國語學校的升學考試。篩選條件是過往六年的期末考試語數成績平均分在90分以上,取前20位。
渣渣我並沒有得到考試資格,我感到很遺憾,我回家和媽媽說“我想去參加那個考試”。媽媽很認真地說,“你可以去找校長談談。”我媽媽是個很普通的老百姓,無權無勢,她絕無可能幫我直接擺平此事。她沒有羞辱我渣,平時不努力現在來痴心妄想;她沒有很理智地告訴我這是不可行的。她對一個12歲的孩子說 “你可以去找校長談談”。她把我看成一個主體,一個獨立的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的人。我很受鼓舞,我真的就去找了校長。
校長是一個個子不高的中年男人,頭有點禿,身材瘦削,穿著一件顯得有點大的西裝,戴副眼鏡,我完全記得他的樣子,因為他非常溫和友善。他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接待了我,讓我坐下來,他也坐下來,一點都不敷衍,不倉促。此刻,我都能想起那間會議室的格局,桌椅的擺放,窗戶在哪裡,光線怎麼樣。他問明我的來意,仔細聽我的心情。我甚至清楚地記得30多年前他對我說過的話,“有這樣的上進心非常好啊,我也很希望你能去參加考試。不過平均分達到90,是一個硬性標準,也是對方學校提出的基本要求。我沒有辦法改變它。如果你的平均分有90,倒是可以看看前面有無退出的同學,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去那個學校的。”
我沒有得到考試的資格,可那是我人生中最最寶貴的經歷。我完全體驗到了一個人的主動和自覺。我感受到媽媽的支援和傳遞給我的力量,我也清楚知道校長的拒絕沒有敵意,它很溫暖,充滿善意和尊重。
就這樣,在12歲的時候,我長成了現在的樣子——獨立、決斷、情感豐富、勇於嘗試卻不被挫敗。我很喜歡自己,她是所有人贈送給我的禮物的合體。
回過頭來想想那個月亮。“求而不得”是人生常態,即便得到也是暫時的,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我們還是在追求,為什麼?我們真的只是要月亮這個東西嗎?當然不是,我們在追求的永遠都是感覺本身。如果一定要說我們得到了些什麼的話,大概就是回憶了。
那麼,在你的回憶裡,可有一輪求而未得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