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
有人獨自在外,因為疫情,或因為怕家人問東問西問工資,催戀催婚催生孩。
也有人堅持回家團圓。
不論怎樣,年就在那裡。
我們卻有著不同的體會。
僅我自己,就有三種。
過了今天,明天就是我和好幾個朋友的本命年牛氣哄哄的“牛”年了。
本命年的年還是很親切的,想起魯迅先生那句“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己也常被說成是一頭牛。有牛的穩重,牛的踏實辛勤,也有牛的倔強。
吾生已經走過了兩個輪迴,24個春夏秋冬,年年歲長。
在我的記憶中,年的形式有三種。
一種是兒時的無憂無慮,吃喝玩樂。
臘八後就開始斷斷續續風風火火置辦年貨,村裡村外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孩子們圍在灶臺旁邊看大人炸黃燦燦的油條、鹹甜都有的麻葉子、外焦內糯的餈粑、脆蹦蹦的鍋巴、香噴噴的香蕉······只要是能放油裡炸的,就彷彿過一遍油就會更香甜。
大年三十夜裡打撲克牌、看春晚、吃年夜飯。而每年都能如時守歲到十二點的只有我爸。我媽最先睡,其次就是我奶我弟和我。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早就把新衣服找出來,去吃完奶奶做的熱騰騰的麵條湯圓,最想的是吃到一個硬幣湯圓,誰要是吃到了,就代表誰這一年會財運亨通財源廣進。但那時候不懂,只知道吃到了就是好的,吃到之後貼在牆上,等待下午來給奶奶拜年的姑姑笑談今年誰的運氣最好。
吃完財氣滿滿的早飯就要開始放鞭炮了,也就是詩中所描繪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真實情景了。
接下來就是“放完鞭炮穿新衣,提著袋子裝糖果,挨家挨戶拜新年,恭喜發財紅包來。”這是初一最為開心的事情,空手出門卻能滿載而歸。接下來幾天就是去走遠方親戚,吃好吃的,領紅包。
一種是成年後在外地冷冷清清地過年。
這好像只有一次,是大二那年冬天和室友一起去江蘇電子廠打寒假工那年。那裡給我的唯一年味就是江蘇常熟小橋流水人家和河岸兩旁張燈結綵的裝飾。和室友沿著河岸散步,獨自哼唱著趙英俊作詞,李宇春演唱的《唐人街》。待我們走了好一陣走到了一家快餐連鎖店,吃食貴而無料,除了環境好沒什麼優點。
不溫不火地回去睡了個覺,第二天去了一個景點遊玩也興致索然。
第一次在外過年的感覺並不怎麼好。
第三種是今年這種成人後賦閒在家過年。
過年的前幾天還在網上求職。但是對於未來的擔憂在家人豐盛的飯菜中,在家人一起打牌的歡聲笑語中被暫時稀釋。
我很珍惜這樣的天倫之樂,一年之中,甚至是五六年之中,家裡人聚的最完整團圓的一次。
彷彿這一天就有神奇的魔力一般,把這一年中所有的痛苦、爭吵、嫌隙、斤斤計較都消弭在和平硝煙瀰漫的空氣中。
這一晚,就是今天2020年農曆的最後一天,大年三十,我體會到了結婚生子有家庭的快樂,是這種可以在某一天無憂無慮開懷大笑的時刻,如果問天堂是什麼樣,那今晚就是了。
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奶奶、媽媽、爸爸、弟弟和我,用一副撲克牌打五十K、炸金花。我們跟老爸學會了牌小要能“虛張聲勢”不被對方輕易嚇到;牌大了也要沉得住氣,不要輕易表露情緒,被對手看出破綻,影響自己贏更多的錢;是不是有點孫子兵法內味了。
還有一次奶奶弟弟和我都得到了金花,都以為對方的金花比不過自己的,老爸幫著奶奶,我們四個就一直比著上錢,結果最後奶奶贏了,我和弟弟輸得慘不忍睹。
結束這局之後,我跟弟弟都心有餘悸,類似炸金花的賭博真是嚇人。
我們都因此變得那麼單純可愛到笑得前仰後合,一年的心靈褶皺都被這種歡樂融洽的氛圍撫慰得平展如初。
打撲克牌,這種從小玩大的遊戲,成了我們家過年必備的默契的專案。當別人家都在打麻將的時候,我們一樣能從撲克牌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和啟發。
在2021年農曆的第一天到來之際,我簡單回顧了自己經歷的三種過年形式。不得不說,在家,家人團圓,不管外面如何,就是最有年味的時刻。
“家和萬事興”,倘若家人能長久如此和睦快樂,我想我和弟弟都不會再那麼抗拒結婚生子。
希望新的一年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喜樂,自己找到喜歡的工作。
我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卻也不容易。
不管怎樣,新年快樂,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