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做婆婆的,她們認為兒媳就應該為這個家無底線的付出,哪怕是兒媳已經嫁到了自己家裡來,也要想著法子賺兒媳孃家的錢,可是卻又捨不得對兒媳婦出真心,哪怕是給兒媳花一分錢都心生不滿,卻指望著兒媳能夠給自己買東買西,很多兒媳說,婆婆永遠喂不熟,無論自己在這個家裡面付出多少,她都會對自己挑三揀四,可是她自己的女兒,兒子捨不得給他花一分錢,做了非常簡單的一件小事,就能把婆婆感動得語無倫次,這大概才是一家人吧。
月月是家裡的獨生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再加上自己聰明活潑的性格,一家人都喜歡月月,但誰都沒有想到,如此優秀的月月竟然看上了一個窮小子,父母見月月,不顧一切地要嫁給這個男人,沒有辦法,只好隨了女兒的心願,為了讓女兒嫁過去有面子,或者是不想受婆家的委屈,特意買了一套房子給月月做陪嫁, 以後哪怕是在婆家過得不順心,以後有個棲身之所,於是月月終於嫁給了心心念唸的丈夫。結婚後,月月的丈夫怕自己母親過得孤獨,就非要讓月月和公婆住在一起,月月將自己的丈夫如此懇求自己,你都放棄了,出去分開住的念頭。
沒想到的是,月月嫁給丈夫以後,日子過得還挺順利的,雖然偶爾會與公婆拌嘴,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足掛齒,於是月月覺得自己有了依靠,父母給自己陪嫁的房子自然就沒有用了,越來越越就把這套房子先還給了父母,讓他們老兩口去住,但沒想到自己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婆婆的不滿,婆婆知道後斥責月月:“陪嫁過來的房子,怎麼有還回去的道理?你小叔子就要結婚,還指望你那套房子呢。”月月沒有想到婆婆竟然早早地惦記上了自家的房子,已經給小兒子做好打算,本來就是自己的房子,為什麼要給小叔子?月月就說:“我自己的房子,想給誰就給誰。”幸好月月把房子給了父母,要不然遲早有一天要被婆婆給搶了去。
其實兒媳雖然嫁到了自己家裡來,已經成為了一家人,但也應該分清楚什麼東西該拿什麼東西不該拿,陪嫁並不是賠給男方家裡的東西,而是陪給兒媳自身的,而是有權管理她的陪嫁使用權,所以不能受婆婆的干預,再說了,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為什麼要把買房的責任推在自己的大兒媳身上,即便是她兒媳家裡條件不錯,但也不能成為扶貧的理由。
所以做婆婆的應該學會,分清楚主次,正確的和兒媳相處:
和兒媳保持距離我們都知道,婆婆和兒媳就好像天生的天敵一樣,只要處在同一個空間之內,就容易發生矛盾,雖然說有些矛盾,可大可小,但這些矛盾積攢起來,就會讓兒媳心中積怨已久,所以不要覺得住在一起就是親近,自己的親生父母還要保持距離呢,更何況是婆媳呢?
不惦記兒媳的東西兒媳是嫁到自己家裡的人,她從自己的家庭離開,父母一定有非常多的不捨,所以會把陪嫁當成對自己女兒的愛一給帶走,所以婆婆不能覬覦兒媳的東西,否則將會給兒媳帶來非常大的煩惱。
把她當成一家人很多做婆婆的認為,兒媳和自己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就像一個外人一樣,所以對待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差距,這樣只會讓兒媳心裡覺得這個家並沒有包容自己,難以在這個家庭中產生歸屬感。
只有婆婆和兒媳真心相待,才能讓她喜歡上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