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某晚,坐於一家清吧的角落,想著一個人安靜地喝一杯酒。不大一會兒,進來幾位時尚男女坐於吧檯處,幾個人明顯與調酒師相熟,便開始熱絡地聊起天來。在公共場所聊天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如果聊天的聲音太高,影響到了其他人,就會有一些問題。但究竟是些什麼問題呢?如果從直觀上看,這就是一個關於禮貌和素質的問題,但不知是不是因為酒精的作用,那個時候的我突然覺得這更是一個關於“人格”與“尊重”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在中國社會,大家還沒有建立起真正人格意義上的彼此“尊重”。似乎我們總在談“面子”,而不怎麼談“尊重”。這反映出,在我們這樣一個熟人社會,我們會在意自己在熟人面前的面子,卻忽略了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是否被尊重。如果在相對封閉的農業社會,這絲毫沒有問題,但在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代,這是一種與時代的“脫節”。隨著流動性的不斷加大,相較於以前,我們每個人一生要碰到的陌生人會增加數十倍,甚至幾百倍,如果每個人彼此都不夠尊重,那我們的生活體驗一定是比較差的。

我們又該如何去彼此尊重呢?我想,首先一點,我們需要樹立真正的“人格”意識,需要徹底明白“生而為人”意味著什麼。只有明白了“人”,才能真正尊重“人”。我們沒有經歷過像西方文藝復興那樣一個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的時代,但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這樣做,也不代表我們做不到,我們總還是需要一點作為人的覺醒才好,不然的話,在物慾橫流,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商品和消費行為裹挾在其中,迷失了自己,最後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本想著在這家清吧繼續消磨一下時光,但實在受不了這幾位時尚男女的說話聲,我只好掃興地回家去了。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別說,每次到了過節還真的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