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決定應該往後看幾步?這是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參加一個團體會議。張三說,我們做事情前要把第四步想好,才能做決定。李四說,我們沒有必要去想第四步,現在先把第一步做完。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
他們想得都有道理,卻很難統一。做決定往後看幾步,與風險承受力相關。有的人天性穩妥,有的人天性比較喜歡冒險。謹慎的人可能覺得走到第二步就已經冒了很大的風險;可是對於能冒險的人來說,大概走到第十步還沒覺得怎麼樣。
如同去買理財產品,銀行通常要對客戶做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是中高還是低,然後相應推薦理財。任何問題都是這樣的——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不同。風險承受力與性格、思維判斷能力、現實狀態有關。有的人的現實強悍,承受力自然強;有的人現實羸弱,承受力很難強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不同,依靠爭論很難調和。
如果是想推進事情,很難說把每一步都想得非常穩妥、想好了再做。有的時候即使全部想好了,也很難在做的時候得心應手,因為不是身處真空裡,做著做著情形很容易就發生變化了,或者出現新的意想不到的情況。
其實這是一個思維訓練,與自己的經歷、閱歷都有關係。很難說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所以做決定往後看幾步合適,沒有一個評判標準,依照自己舒服的程度比較好。
另外,無論看到了第幾步,只要開始行動,就不要後悔。假如走到第五步了,發現做錯了,不要去想“如果我沒走會怎麼樣”。有的人走到第五步放棄了,若干年後,看到別人走到第十步成功了,又泛起羨慕嫉妒恨。但要知道,他人走到第十步能成功,並不意味我們走到第十步也能成功。如同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也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事。
如何避免後悔?
第一個法寶是盡力而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能想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能走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
第二個法寶是不斷拓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在不強迫自己、不給自己太大壓力的情況下,要督促自己再努努力、再向前試試。如果你做到第三步感覺很有把握,對第四步有些猶豫,那麼不見得逼迫自己做到第六步,但是可以讓自己試試第四步。
稻盛和夫說:
“在確定新目標時,要敢於將這個目標設定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現在被認為無法實現的高目標,在將來的某一時點定能實現。據此設定目標。同時,為了在設定的時點達成目標,必須考慮如何提升自己現有的能力,使之適應實現高目標的要求。僅憑現有的能力,誰都能斷言能做或不能做。但是,不提高現有的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新的工作、實現更高的目標。雖然現在做不到,但到時無論如何也要做到,只有這種態度才能達成高目標。”
這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剛開始可能不習慣,漸漸習慣之後就能適應。儘量想得遠一些,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
做好這樣的訓練,對現實的選擇非常有幫助。比如說要不要移民?要不要接著讀研究生?考大學選哪個專業?去哪個城市就業?要不要跳槽?所有的問題都牽涉到心理承受力。
像我自己,三十幾歲突然不想做生意,要去讀書。當時很多人認為我放棄生意去上學很冒險。能不能讀完?讀完了幹什麼?不做生意了,這些年少賺的錢會怎麼辦?將來靠什麼維生?這些都是未知,就是冒險,我肯定要承擔一些風險。
還有移民,更是如此。我們搬家的時候,許多朋友都問,你們去了加拿大做什麼?他們問得很好,這也是我們給自己的問題,我們走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來了加拿大能怎樣生活。我當時的回答是:“別擔心,我又不傻又不懶又不壞,我這個人這麼好,這麼善良,人緣也還不錯,我又勤奮,我出去肯定餓不死。”
很多人由於擔心“出國做什麼”而不敢移民。被第二步的預測卡住,索性第一步也沒有邁出去。多年糾結於此,時機過去只得放棄。再過多年,想起來便懊悔。這就是思維訓練沒有做好。做好了就能安然處之,更不會去問別人,因為這是沒有答案的問題。
以前我經商的時候,有一次一個供貨商問我,他說:“我這個貨賣完了,我還要不要再做一些?你看我做完了之後多久能賣完?你看大概還能賣多少量?”他認為我很有經驗,希望我幫他估一個全國的市場總量。但是當時在我看來,這真的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說:“你還不如問我,你跟你太太的愛情能持續多久,會不會離婚。這個事兒我可能回答得更靠譜。”他以為我開玩笑,其實我不是。為什麼?因為夫妻感情這個事情受影響的因素遠遠小於某件商品全國銷量受影響的因素。
我們要放棄希望預知“答案”、“結果”的想法。要知道,很多事情不可能預知到結局,很多時候總是有意外。人生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無常是常態。如果想明白這一點,對風險的承受力可能就會加強。
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希望知道事情最後的結局,像看小說一樣,有時候總想翻到最後先看看尾聲。可惜生活不是寫好的小說,不可能猛翻幾頁。也許只有等我們到了老年,到了遲暮的時候,再回想這一生,才會想到當時哪些步驟可能做多了,哪些步驟做少了,哪些事情可能沒有做,哪些事情可能可以怎麼樣,大概那個時候才會有這樣的一些結論出現。
前幾年看過一個紀錄片,一位護士採訪了100位垂危的老人,問他們臨終前最後悔的是什麼。他們的答案非常一致——最後悔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沒有做什麼。
世界那麼大,不多走兩步怎麼能多看兩眼?
注:封面、內文圖片由大鵬先生提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