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規則”
心理規則就好像人的心裡預期一樣,當你因為某人的某種行為或者方式感到不高興的時候,肯定是因為那個人破壞了你關於這方面的做事規則。
事實上不論你喜歡與否,關於別人應該如何行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長,這些規則會變成我們評價其他人的看法。
比如:
我討厭別人和我說話的時候還玩手機這個客戶明明知道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我服務,但是他還是要問上五十個問題,我真是受不了老闆為什麼讓我一個人幹這麼重的活,這些箱子一個人根本抬不起來
以上的共同主題是什麼呢?它們都有不同版本的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我不高興
這並不是意味著你的所有規則都是不好的,如果有人在你家門口拉屎,且沒有處理就走了,我認為大多數人都會生氣。
有一些規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人秉承的規則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質量,反而會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正像託尼-羅賓斯所問的問題:“你的規則是賦予你力量,還是奪走你的力量?”
那麼我們換位思考,當男朋友撩別的女生,我該不該發火?
該嗎?如果我發火了,我們可能會吵架,可能會冷戰幾天,甚至可能會分手,但是男朋友會知道,他違反了你心裡某條心理規則,如果真的愛你,如果還想和你過下去,以後都不能在犯了。
那如果我不發火呢?我假裝不知道這件事呢?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一個經歷,每次走到商店門口,服務員都會打招呼,詢問我需要什麼幫助。
三次四次次,或者七次八次,我已經習慣了會有人招呼我的期望,但是今天我來的時候沒有人招呼我,事情並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發生,那我的期望就被打破了,下次我需要購物的時候我可能不會在像平時不考慮就走向這家商店,我可能會想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感情也是這樣,你這次當做沒看見,下次也當真沒看見,久而久之,他會當著你的面和別的女孩聊騷,當你忍不住爆發的時候,他會覺得是你的錯,不是他的錯,因為在他心裡,和別的女孩聊聊天,是可以允許的事。是你在無理取鬧。
不止感情,生活中和家人朋友相處都是這樣,如果對方的反應和問題本身的嚴重程度看起來不符,牢記心裡規則這一概念,或許,對方可能認為你打破了對方某項心理規則,失望與憤怒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