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就像商品一樣,適當包裝有利於展示個人魅力,但過分包裝絕對不可取 。

——佚名

“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最早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他認為,人們對一個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是從區域性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舉個例子: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媒體上爆出我們喜愛的明星的醜聞時會覺得驚訝,甚至覺得無法接受,這就是“暈輪效應”在作怪。我們心中這個或那個明星的美好形象 其實只是他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些“光彩”,看起來耀眼,但卻未必是他真實的樣子 。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是以偏概全,但是對於人際關係來說,它的缺點有時可以變成優勢,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的影響。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稍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

因此,在進行人際交往時,不妨借用此效應來放大自己的優點,讓更多的人接納自己 。比如多表現你的真誠,讓別人覺得你是真誠的人,從而更加親近你;多表現你的熱心,讓別人認為你是愛助人為樂的人,從而更願意向你求助;多表現你的耐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 ,從而更願意與你分享喜怒哀樂 。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年後參加同學聚會,看到他們做的這些事,我退出群再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