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人說,昨晚的《每逢佳節被催婚》看著難受。甚至有點煩躁。

小品中,女生的父母催她找物件,不惜把自己都看不上的男人介紹給女兒。

(女主角和她的相親物件)

女生剛進家門,父母就百般暗示她給自己找個“伴兒”。

女生試圖辯解,很多結婚早的人都結了又離第三次了,父母卻說,要是結婚不好人家能結那麼多次嗎?

全程交流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過年回家和父母相處,類似的溝通差異和困境不僅存在於催婚,也有些在大城市工作,好不容易升職加薪的同學,父母不僅不替你開心,還堅持認為這有啥用,趕緊回老家考個公務員。

再封建一點的甚至會跟女兒說,賺那麼多錢沒用,還不得回來結婚生娃。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式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都伴隨著不能承受的愛,和不能承受的沉重。

為什麼和父母的關係總是伴隨著這麼多的糾結?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和父母,和原生家庭和解?

首先,父母和我們是很難互相理解的兩代人,雖然我們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了十幾二十年,但本質上說,成長環境,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的巨大差異,塑造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三觀。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父母會著急把我們像小貓小狗一樣去配種結婚?

@菠菜 說,因為在父母那一代結婚生子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當時的社會成分總共就是工人、幹部、農民,大家都互相找差不多的,完全不復雜。

同時,當時工作和房子包分配,生了小孩立刻送去託兒所和學校給老師管,經濟壓力和育兒焦慮都沒有現在這麼嚴重。

而且在國家分福利房的年代,單身女性很難拿到分房資格,想有房,就得結婚。

第一批商品房出來的時候,全中國的人都懵了——單身女人竟然可以自己有房了?

你看,這就是父母那一代面臨的社會環境,結婚很簡單,又絕對利大於弊,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懂,為什麼這麼好的一件事你不肯做。

他們想不到現在的社會發生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結婚的意義和幾十年前完全不同了,他們秉承的婚姻觀,在當下完全不適用了。

這同樣可以拿來解釋為什麼父母那麼在意我們要有穩定的體制內工作。

因為他們的年代基本沒有私人企業,更沒有自由職業,所以他們天然地沒有安全感,無法接受孩子踏入一個對他們來說,完全未知和失控的世界。

父母和子女誰錯了?

以現在的觀念來講,一定是父母落後了,但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講,他們也很可悲。

他們一輩子沒有自我,把個體活在集體裡,但他們卻要接受子女有了自我。

對他們來說,確實不容易。

另外,父母和子女對對方的期望都實在太高了。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說,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子女感恩,子女一輩子都在等父母道歉。

子女為什麼期待父母道歉?

因為覺得自己被父母傷害過。

但傷害我們的人很多,工作會被同事和客戶坑,談戀愛也很容易被傷害,但基本不會有人要求同事或者前任給自己道歉,得不到道歉就作繭自縛。

這從側面說明,我們從潛意識裡能接受被同事、朋友,甚至伴侶傷害,卻唯獨無法接受父母也會犯錯,也會傷害我們。

雖然成年之後,我們理性上知道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犯錯,但感性的一面裡,我們始終相信父母就是我們小時候所認為的,無所不能的,完美的人。

父母看子女也是一樣的。

我們總說父母眼裡別人家的孩子好,別人家孩子真的都比你優秀嗎?

不是,而是因為別人家孩子的缺點,你的父母不在乎,他們只會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別人家孩子的缺點關他什麼事?

但你的缺點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他們眼裡,你的缺點,折射出的是他們所認為的,自己教育的失敗。

更進一步,就是他們的失敗。

所以子女期待父母完美的時候,父母也期待子女是完美的。

當這種完美被現實打碎,彼此的挫敗和失望就會被無限疊加,直到最後,我們在一次次試圖和父母溝通,和解的嘗試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完全互相理解。

我們註定就要讓彼此失望。

關於和父母和解,我查了很多資料,也讀過很多書,但至少我目前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我只能總結幾個策略,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從裡面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法。

首先還是先談談和解的可能性。

理解父母的第一步,就是用對待普通人,而不是對待完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放棄對父母的高期待。

帶著這個初始信念,再嘗試著進入他們的世界,瞭解他們成長的經歷,連帶著理解他們的觀念侷限。

子女什麼時候會開始一定程度地理解父母?

要麼是當我們也做父母的時候,才能明白一些為人父母的心情,還有一種電影裡常用的奇幻手法,就是當你來到父母成長的時代,遇到了年輕的他們,見證了大概是的環境,才會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

這是真正的“換位思考”。

具體到行為層面,試著用偏善意的方式解讀他們的情緒和行為。

有個女生提問黃執中,說她媽媽看到她和男朋友在樓下擁抱,就罵她輕浮,不要臉,她應該怎麼辦?

黃執中說,我們的父母習慣把很多複雜的情緒,擔心、慌亂,甚至傷感,都包裹在一種很堅硬的情緒下面,就是憤怒。而我們要把她心裡那個真實的情緒找出來。

所以,你可以問她,媽你剛才是不是很擔心我?

這是很有力量的一句話,是你在引導她如何更好地跟你溝通。

如果你覺得這些你都試過,沒有用,父母永遠都不會理解你,你跟他溝通永遠是無效的,那麼有個政治不太正確,但操作上很省事的方法,就是糊弄一下,陽奉陰違。

嘴上說好,行為我行我素,小事聽話,大事我行我素。

父母非要逼你相親,你不想結婚,怎麼辦?

那你就去相親好了,就當是應酬,大不了回來跟爸媽說對方沒看上你。

這就是,父母要你相親,你聽話,但你不想結婚,你堅持自我。

你每年回家也就春節這幾天,等你回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他們對你的干涉自然會隨之下降。

而且很多時候,父母想要的不過是子女一個孝順聽話的態度,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給他這個態度,實際操作層面再想轉圜的辦法。

這個方法我還建議配合下面的方法共同使用——儘量拉開物理距離。

畢業之後就不要住在一間房子裡,如果覺得父母很難溝通,對你控制慾又極強,那能不在同一個城市更好。

當然,這個做法作用有限,就算你跑到別的地方,父母一個電話還是能把你拉回去,但這件事,你做了一定比不做好。

如果你和父母住在一起,他們對你的控制是10分,你跑到另一個城市,至少能降低到6分,你就擁有了4分的自由。

更關鍵的是,當你搬出去住,會有更多的空間交朋友,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援。

當你覺得父母又在控制你,傷害你的時候,你至少也知道,你身後依然有很多朋友理解你,認同你,和你站在一邊。

最後,如果你自身實力足夠強,你就自帶防禦能力。

有句話說,從哪一天起,你爸媽不再打你了?

當他們發現你長大了,他不一定打得過你。

同樣,很多父母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放棄對子女的管制?當他發現子女的能力已經比他們強,離了他照樣能活,甚至活得更好,他就找不到控制孩子的辦法了。

我二十幾歲打算去法國留學,父母堅決反對,我爸撂狠話說不會給我一分錢。

我沒辦法,只能自己創業打工,用各種方式掙錢,終於當我把去法國的學費掙出來了,再去跟父母談的時候,雖然他們還是反對,但沒有再和我爆發激烈的衝突。

而且從此之後,我的人生選擇他們最多嘮叨兩句,不再會強加干涉了。

他知道,我的人生,我有能力自己負責了。

這聽起來有點殘酷,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依然存在這種權力關係,甚至當你越來越強大,父母日漸衰老之後,他們還會反過來依賴你,很多事情徵求你的意見,聽你的話。

他們也會意識到,這個家的權力,乃至這個社會的權力,他們都不得不一步步讓渡出來。

以上是4種我能想到的,和父母溝通或者相處的方式,大家按需取用,或者排列組合疊加使用,效果翻倍。

這幾種方法,有的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也有的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更關鍵的是,無論我們現在做什麼,都很難彌補我們曾經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傷害。

我們能做的,只不過是讓自己從此之後,被影響得不那麼嚴重而已。

原生家庭的問題,沒有最優解,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是“到底該做什麼”,但逐個梳理所有的方法之後,我逐漸明白了,至少“不該做什麼”。

我們不該用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

很多人一輩子都活在跟父母的情感糾纏裡面,永遠都想去證明什麼——證明父母錯了,證明父母是愛他的,證明當他自己足夠好,就可以戰勝父母,從原生家庭裡脫身。

而這個過程,給他帶來的只是反覆的內耗和二次傷害

這就是很典型的,用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

所以我希望如果下一次,當我們和父母發生衝突,覺得自己的情緒和生活被影響時,至少心裡可以拉響一個小小的警報:

我是不是又在用他們的錯誤懲罰自己的人生?

我們更不該讓自己變成和父母一樣的人。

很多缺點和傷害是會代際遺傳的,有調查資料說,小時候被父母家暴過的小孩,長大之後反而更有可能成為施暴者。

這是一種更大的悲哀。

在這點上,我更傾向於西方文化中的“弒父”觀念——從精神上超越父輩,就是我們的成功。

也許我們自己的童年、青春期都沒辦法被彌補了,我們沒有遇到理想中的父母,但至少我們自己可以成為更好一點的父母,我們自己可以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這大概是我們對待曾經受過的傷害,最好的一種迴應方式。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學會10個真正有利可圖的心理生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