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人想改變運氣,往往要先從改變原有的、不好的習慣著手,而我們的習慣是由潛意識主導和控制的,想改變它就是要經歷暫時的不舒服、痛苦和種種不情願,或許不少人因為不願意改變或難以提醒堅持,而敗下陣來。

改變不好的習慣,是慾望與意志力博弈的過程。會說話,對我們很重要。

這需要一個人擁有好的思維習慣,也需要養成一種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正面積極的陽光心態。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表達出來,聽上去效果相去甚遠。

唉,年終表彰會上,自己的業績還是沒有得到表彰。說這番話的人,心裡多少有些遺憾或傷感。於是,身邊的同事表現出不同的反饋聲音。

A:也許領導感覺你這個成績和做的事情沒那麼重要和突出吧。

B:領導肯定是認可你的,你的業績也有目共睹。估計是今年參選基數太大了,況且我們都是老人,就多給年輕人機會吧。

這樣的兩種回覆聲音,你感覺怎麼樣?

也許,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映和評價。如果是你,更願意聽到哪一種聲音呢?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是願意聽到B的聲音。不然,似乎你就沒有表達情緒和心情的必要了。

說話背後的邏輯,表露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站位角度。

還拿上面的例子,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種回答的背後邏輯是對事,對人的情緒並沒有關注和體會。而第二種回答的背後是對人有了重視和關注,讓人的有了表達慾望和情緒出口。

B這樣的反映,如果你認為是恭維,那就錯了。因為我也曾這樣認為過,但後來我慢慢改變了。當人開始改變成用積極的思維方式,並去適時迴應,就會收穫更多的自信和好感。

很明顯,這是一個站位和角度的問題,你到底要不要站在說話人的角度,去考慮和感受到他(她)當時當刻的心情,還是僅僅就事論事而已。

雖然你誠懇客觀地陳述了情況,並不為錯。但往往你的回答,並不是對方想聽的那個結果,更不能獲得更多的被認同和客觀迴應。

無論從事市場還是服務工作,大家都在講以使用者為中心,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但口號是用來喊喊,還是需要用心去體悟、去實踐的,大家或許是有共鳴的。

生活裡,對待家人和朋友,更是如此。感受他(她)們的心情和需要,對於彼此情感的關係非常重要。

語言邏輯和溝通方式對了,能讓一個罪犯承認錯誤和懺悔。一個壞的溝通或語言方式,能讓好朋友彼此決裂,形同陌路。

說話的思維方式和站位角度,往往表徵出一個人的心態和心性。

我們繼續來分析,如果第一種的回答。表徵出的心態是不關注人的心態,而你們之間只是普通同事的關係。

而第二種回答,表徵出了一個有同理心的人的積極語言心態。即便你們的關係可能還不是特別融洽,可這一次語言交流後,你的關係可能更近一步了。

讓對方舒服的講話方式,不僅僅能讓你擁有好人緣。最為重要的是,你有了這樣的說話習慣,有同理心的語言方式和交流習慣,你的心態也會慢慢發生改變。

好運氣也會隨之而來,心性也會更加滋潤、圓融。或許你身邊的貴人,就會發現你、幫助你。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媽把我養大不容易,你就不能包容她嗎?”鳳凰男大聲責罵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