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之前,我和妻子帶著女兒去外面給她的父母和我的弟弟燒紙。

臨行前,妻子煮好餃子,切好滷味,分袋分類的裝好。女兒問,這有什麼講究嗎?妻子說,沒有,主要還是一個心意,過年了,去告訴他們一聲,我們記著他們呢,我們很好,讓他們也好好的,不用擔心。

出去,往河灘路兩側綠化帶走,白雪未融,但人流如織,隔幾步就有一家在點燃祭奠之火。順路遠望,一直到視線的盡頭,都有不盡的火苗在夜色裡跳躍,像一條溫暖的光帶,映照著寒冷的夜空。

女兒沒怎麼見過,那一刻,我看到她有很大的吃驚。我說,這沒什麼的,這些年,每到清明和陰曆十一的這些日子,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列。

找一塊空地,祭拜完畢,女兒問,這樣的傳統是為了什麼?

我想了想,告訴她,這是一種傳承,也是每家每戶心裡的一種信仰。祭拜逝者先人,就是告訴自己,我們的前路和歸途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於這世間行走,就總會保有一份溫暖,不會迷路。

女兒問,這個和通俗的信仰有什麼區別?

我告訴她,我們可以對每一種信仰都有所尊重,但我們祭拜,卻是發自內心的對逝者表達愛的方式。

我告訴女兒,雖然我對自己往上兩輩之後,就已經知之不詳,缺失瞭解,但我卻對我的父親爺爺有切切實實的認知,這樣也足夠了,起碼我知道這兩輩人是如何艱苦奮鬥,如何成就了我現在的生活。而你,最後會記住的,也就是我們和你的爺爺這兩輩,知道我們曾經經歷的生活,和你現在生活的來路。有了這種認識,就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慌張,會有所依,會有感恩,然後你再把這種情感傳給你的孩子。這樣才成就了一個脈絡清晰的人生。

女兒若有所思。

我問女兒,為什麼我們不崇古呢?

女兒說,太遠,看不到真實。

我問女兒,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託在將來呢?

女兒說,太虛幻,難以把握。

就是這樣的,我告訴女兒,我們現在祭拜的,都是我們心裡眼裡的真實,我們看到他們走過的路,然後據此參考,讓我們自己少走彎路。我們看到他們的遺憾和不甘,然後據此警醒,讓我們自己活在當下,少留遺憾。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親人,所以我們可以寄託,心裡溫暖。

這確實是我的理解。就如春節,曆法在歷史中無數次改變,但這個春節仍舊被儘可能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而春節之所以被保留,就是因為家的概念,傳承的概念,對家信仰的概念,心有所依,情有所源的概念,不可被改變。

沒有人不需要家,沒有人不需要來龍去脈,沒有人不需要心有牽掛,沒有人不需要春節。

我們必然始終和家人在一起。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人VS孩子,怎麼去平衡這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