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維是人類前額葉產生的特有功能。是人類區別於動物最主要的生理原因。基於強大的抽象能力,人類產生了語言符合系統,極大的增強了人類知識的可傳遞性,讓人的的學習不僅僅依賴於動物般的行為學習,而是有更為深刻和具體的方式。基於人的推理能力,人類產生了邏輯體系,這包括廣義的邏輯體系和狹義的邏輯體系。廣義的邏輯體系物件為知性,其本身卻由理性邏輯構成。狹義的邏輯體系是精密的邏輯體系構成,具備極其嚴謹的假設證明關係。
人類的知識必須透過感性感知,知性認知,理性邏輯處理後才為知識,才具備相對穩定的正確性,才具備可持續的傳遞和重複性。人必須同時具有理性,知性和感性。三種思維方式處理資訊量能力理性最強,而處理效率感性最強。陷入某一種思維的決定化都會產生問題。尤其是理性,人因為生理束縛是不可能真的產生理性,理性都是相對而言。
理性最大的陷阱是會誘導人進入對自己邏輯體系的迷信,美化和抬高自己對事務的理解。尤其是一些特定環境,需要人產生高效的選擇和判斷的時候,理性往往會讓人陷入孤傲,緩慢甚至不合時宜的行為。凸顯理性本身就是一種感性了,所以人是不會有絕對的理性的,要基於不同的場景使用理性,知性,感性來處理問題。
理性如此,知性也是如此,學習而來的知識非常容易不合時宜,非常容易造成遮蔽效應,經驗本身在出現那一刻就已經過時了,使用經驗必然會遇到問題,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抽象出知識背後的規律。乃至於是一種感覺。
感性是最為原始的思維模式,但是卻也是效率最高,最容易和人交流的模式。複雜緩慢的場景依靠感性來做出選擇和判斷必然會導致人的行為膚淺化,就需要知性和理性的參與來彌補這種不足。
人的生存,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絕對的理性,絕對的知性,絕對的感性。而是事情本身來決定,事情本身時空需求會自然匹配出思維模式的需求。只有這樣人才不至於進入理性的陷阱,知性的遮蔽,感性的衝動。每一種思維都在各自的領域內其著作用,而不是衝突。而理性,知性,感性也會在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中相互改變,最典型的是理性轉為知性,知性轉為感性。可能一個老科學家的一個直覺都可以表達出極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