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寫的很亂,毫無邏輯,慎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真理又是什麼,為什麼大部分人並不理解(沒有鄙視各位,只是闡述事實,因為自己也是庸人一個),是智商的天花板讓我們理解能力有限,還是我們缺乏經歷,不夠成熟,未能嚐盡生活的酸甜苦辣,未被社會狠狠的毒打,不能理解其中的真諦?

例如:當我們看一些經典書籍(資治通鑑、史記、毛選等)時,往往不能很好的體會其中的道理,也不能釐清其中的來龍去脈,更不能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實質,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更不要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透過權衡各方的利益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同樣一篇貨真價實的真知灼見,滿滿的都是乾貨,看後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似懂非懂,不能剝絲抽繭透過錯綜複雜的表象看到問題的實質。然而看到別人頭頭是道的分析之後,我只想說“我艹,好牛逼”,僅此而已!

配合大牛的分析之後,你感覺豁然開朗、醍醐灌頂,你以為自己已經騰飛了?不,你還是原地踏步,這個分析確實切中要害,但是如何應用於實踐,還是一個難題。以後碰到問題,還是無法分析問題的利害。

我們一路讀書求學,步入社會實踐,不斷汲取營養,但是不能有效的輸出,未能良好的實現知識本來的價值,感覺學習再多的知識都沒用,也就是一種變相的知識無用論。

影響我們認知世界、探索未知的因素是什麼?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差距很大,大部分人都是普羅大眾的一員,是什麼造成的?究竟什麼是能力,什麼決定你的能力,是思維方式還是自我智商,還是透過不斷的自我實踐獲得?

現在所謂的興趣班都是形式化教育,並沒有注重鍛鍊孩子的思維方式。其實,最重要的培訓應該是思維方式,各種能力,而不是某一個技巧和知識。

現在的孩子學習再多的技能和知識,只是多了一項普通的技能,這項技能掌握的也普通,遠沒有達到專業水準,它並不能改變你的現狀,無法靠它謀生,因此,孩子的後期差距也不大。

智商帶來的理解能力大部分先天已經決定,這是遺傳決定。但是什麼能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怎麼培養,如何培養,誰也說不清。

不可否認的是,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每個人都在努力進取,只為以後比現在的自己生活的更幸福,活的更體面而已。

今天是大年初一,嶄新的一年從今天開始,今天更是嶄新的一天,新年的第一天一定要給自己訂一個小目標,萬一實現了呢?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新年發壓歲錢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