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正月裡來喜洋洋,家家戶戶請新娘。記得童年時候,我的老家顏集虞姬溝兩岸的老百姓,每到年後的新正月裡,家家戶戶都會備一桌好酒好菜,把本村左鄰右舍家剛過門的新媳婦,請到自己家裡來做客。這種習俗流傳已久,起寓意和效果很明顯:一方面是包容接納之意。新媳婦從外地他鄉嫁過來,人生地不熟,藉此機會相互認識認識,知道親疏遠近、長輩晚班,以便儘快融入其中。另一個就是暗示新娘,你嫁的這個婆家為人和善,鄰里關係融洽,親朋好友很多。當然,還有同喜同福之意,新年新正月,大家都來爭喜增光,沾沾新媳婦帶來的喜氣,圖個吉利。

當然,也有記錯時間的,或者是因為特殊原因新娘子自己時間錯不開的,這樣一來請客撞車在所難免。怎麼辦?那時候老百姓窮,不可能去飯店訂桌,都是在家裡炒菜燒飯的,為了兼顧,新媳婦一般都會趕場,如同今天的領導幹部趕場子一樣:到一戶人家象徵性地在飯桌上坐坐,說說話,吃飯的時候動動筷子,點到為止,這時,下一個戶請客的家人就會站在門外張望,擠眉弄眼地催促著,新娘子便會知趣的和家主打招呼,說一些“吃好了”、“心意領了”等感謝的話,再急急忙忙奔赴下一家的宴席。雖然是親戚鄰居,但請新媳婦的飯菜是不能馬虎的,家庭再怎麼窮,整出來的菜在數量和品種上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餐桌上一定要有雞和魚,雞是“吉利”,魚是“年年有餘”。其他的菜都是自己家裡湊合的,山芋粉、蘿蔔絲、幹豆皮等素菜。一桌一般八個菜,外加一個湯,素菜和湯可以隨便吃,而魚和雞吃起來就有講究了:因為家家都窮,赴宴之前,婆婆就會把餐桌上的規矩給媳婦叮囑好,免得破了規矩讓人笑話。譬如吃雞時,不要吃人家盤子裡的雞頭雞爪。在虞姬溝兩岸,盤子裡有雞頭雞爪就算一隻完整的雞,臘月殺一隻大公雞,正月裡要請好幾桌的客,你把雞頭雞爪給吃了,主人下次請客時,盤子裡就不是完整的雞了;而雞頭雞爪留著,下次請客,弄一下蔬菜放在盤子裡面,搭配上雞頭雞爪,還是一盤完整的雞,有面子有光的。再比如吃魚,如果是盤魚,主人不主動夾給你吃,你是萬萬不能把完整的魚弄破的,在那個年代,老百姓家裡燒一條魚是很不容易的,端到餐桌上的魚多半是裝裝樣子,圖個好名聲:看,這家請客竟然有魚!老百姓燒好的一條魚,有時能應付好幾桌的客人呢。

新媳婦在宴席上的座次也有講究,如果一次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新媳婦,一般都是按輩分安排座位的,參加陪客的都是女性,大多是年紀不大的本家嬸嬸或姑姑等長輩,年紀太大或輩分晚的是不能上桌子的。新媳婦來作客的時候,都是紅棉襖、方口紅鞋和鮮豔的四方格子圍巾,披紅掛綠,特別喜慶。剛入席時候,新媳婦一般很拘謹,左拉右勸才能坐下,剛開始氣氛沉悶,桌上主人客人都不太說話,互相偷望著,這個時候,稍微年長的嬸嬸姑姑就會出來主動介紹:這位是你表姑、這位是你二姨、那位是東院子的大舅媽等等,介紹打破了尷尬,一些平時愛說愛笑的就開始講笑話,說這個新媳婦的丈夫小時候光屁股,那個新媳婦的老公小時候愛爬樹,甚至時不時來個葷段子,逗得桌上的新媳婦們合不攏嘴。如果請來的新媳婦裡面有的是本村閨女嫁在本村的,就更能放得開,宴席上的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了。那個年代,一個正月誰家請了多少新媳婦,以及家裡的新媳婦被多少人家請過,是虞姬溝兩岸的老百姓很看重的事情:哪家請的新娘子多,大家就會說這家人好客大方,講感情重情義。如果一個新媳婦被很多家請帶,則又表明婆家人的緣好,往來多善交際,日子過得肯定也不錯,這家的新媳婦一個正月雖然應付得精疲力盡,但心裡卻美滋滋的。

我在虞姬溝岸邊生活的那些年裡,每年的新正月都要經歷很多請新媳婦的場面,我家請新娘時,奶奶和母親都會讓我出面,天亮起床眼還沒有睜開,就跑到新娘子家的大門口,扯著嗓子往門裡喊:大奶啊,你家新娶來的二孃起床沒有啊?我來帶她去家裡過一天呢!吱地一聲,大門開啟,大奶高興地喊我進屋,塞給我一塊玉米做的年糕,邊吃著邊把新娘子帶走,路上,新娘子也會拿出幾塊山芋做的糖塊,笑著塞進我的口袋裡。吃飯時,我是不能上桌子的,跑到門口玩耍,只能等客人吃完了再吃。奶奶或母親在上菜的時候,總會留一點在鍋底,不時地嚮往招手,我也不時地往鍋屋子裡面跑,想到此,這些四十多年前的的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而現在,農村正月請新媳婦這一習俗,在虞姬溝兩岸已經淡化了許多。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四十多歲的男人出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