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拒絕,關於說不,我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每當假期來臨,許多單身朋友開始擔心。回家後,難免要面對父母和親戚的拷問:“你為什麼沒有男朋友(女朋友)?你要求太高了嗎?或者我來介紹你。有人甚至問:“你今年掙多少錢?你加薪了嗎?你升職了嗎?”
在聚會上,關係一直很好的老朋友或同學會來向你借錢。你想不想借錢?另外,在職場,面對年終考核和複習時,作為一名員工,你一定很緊張。即使你有1個不願意工作的理由,你仍然向老闆承諾的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加班。
首先,為什麼我們害怕拒絕別人?
很難遇到類似的情況。一方面,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有自己選擇和自由的獨立個體,但同時,作為社會人,我們也需要與他人保持密切的聯絡。
因此,我們會發現,拒絕他人的難度隨著彼此親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說,我們越親近,就越難拒絕。因此,如何在不破壞與他人親密關係的前提下保持自我獨立,就需要平衡和取捨。
我們可能會擔心關係的破裂,每個人都不願意面對衝突,因為衝突造成的緊張會讓每個人都覺得很不舒服,我們也會害怕拒絕別人造成的內疚。拒絕和說“不”可能摧毀自己的全能感。以前,我有很多能力幫助別人。我是可以的,那種感覺會被摧毀。
第二,當我們說“不”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別人?
當我們說不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首先,當我們說不的時候,我們是在保護自己的個人邊界。這種邊界不僅包括身體的邊界,還包括情感和精神的邊界。這種保護可以保護自己不被他人操縱、利用和侵犯。
比如剛才提到的回家過年的單身朋友的困境,親戚朋友對自己隱私的各種詢問,可以說是對個人界限的侵犯。畢竟,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他們不需要向別人報告。但面對這些侵擾,很難說他們有多不高興。因此,我們需要在不方便的時候鼓起勇氣說不,在人際交往中逐步建立起清晰的界限。
第三,如何說“不”?
首先,你需要一顆堅強的心和一種自我力量感。第二,能夠承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先愛自己,再愛別人”。這兩點需要一個長期的自我成長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可操作性是我們需要從一些小事做起,說不或拒絕別人都與“獨立與親密”的主題有關,所以離自己更近的人會更難拒絕。在不同層次上,最親近的是父母和親戚,其次是朋友、同事和領導,最容易親近的是陌生人。
最困難和最終的考驗是對父母說不。因為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太難說。一些熟悉心理學的朋友可能知道,有句俗話叫“剛毅而不敵視,深情而不誘惑”。在與父母、親友拒絕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掌握這一原則。我們的表達需要更加委婉、溫柔和幽默。
例如,“我這麼大的時候你擔心我嗎?我自己來處理。”但你心裡應該很清楚。這個“不”必須說,但你可能需要一些注意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記住,說不的時候,一定要讓對方簡單明瞭地接受不,如果做不到,就不能讓對方有幻想。事實上,更難處理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