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深以為然。
幸福的家庭大都瀰漫著和睦溫馨的氛圍。
而不幸的家庭充斥著指責,抱怨和不滿。
對“家”最好的解讀就是:和睦,包容。
1、妻子+丈夫:爭執中的和睦=家一個家的結合,有男人和女人相愛相知,然後才會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婚姻裡,男人大部分比較理性,女人相對比較感性,所以難免會出現很多分歧。
出現分歧和爭執是正常現象,最怕的就是分歧互補退讓,爭執得不到解決。
就像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寫到:
有分歧就是有想法和期望,有爭執就是有溝通和交流,婚姻需要這兩者來調和。
有一次我朋友跟她老公吵架,因為她老公借錢給朋友的事情,而且事後才告知她,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他們都會以互不退讓開始,相互指責結束。
而這次她換了一種方法,在吵架之後跟她老公商量了一個解決方法,彼此都袒露心扉,關於借錢這件事兩個人靜靜地坐下來說了彼此的想法和底線。
在以後的日子裡兩人在遇到借錢的事情,女人不會再談借錢色變,不給男人說話的機會;而男人也不會不私自借錢,總會和女人商量借多少合適。
所以你看,當分歧和爭執得到解決,瞭解彼此的對於一件事情的想法和底線以後,那麼和睦的氛圍就會縈繞整個家庭。
一位作家寫到:
人與人之間的分歧無非在於兩個不同的觀點:把別人最適應的‘捷徑’推開,把自己最適合的‘曲線’解開。
和睦的前提需要兩個人在爭執中找到彼此相融合的點,融合後再去適應彼此。
2、妻子+丈夫:小事包容=家婚姻生活中,有很多小事讓我們抓耳撓腮。
妻子抱怨丈夫,你每天工作這麼久,為什麼沒見你掙幾個錢?
丈夫責備妻子,為什麼照顧個孩子都照顧不好,好好的怎麼又感冒了?
妻子嘮叨丈夫,今天牙膏又是從中間擠的。
丈夫埋怨妻子,這道菜鹹了,那個湯淡了。
每個家庭都會遇到這樣雞零狗碎的事情。
如果總是耿耿於懷這些小事,生活怕是會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無關痛癢的小事,彼此包容;
不傷大雅的細節,多多原諒。
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在家不時闖“禍”。
檯燈弄壞了,“不要緊”;
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
顴骨生疔了,“不要緊”;
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鍾書的一生。
楊絳的包容讓錢鍾書也倍感感激,他在書裡這樣形容楊絳:
“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一個給予無限的包容,
一個懂得包容背後的愛。
這正是一個家庭需要品質。
作家盧俊說:
包容,不是掩飾一個人的缺點,而是真正接受對方的不足,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的所有。
的確如此。
老公本來是對的,卻對咄咄逼人的妻子包容一笑,說:“聽你的。”
妻子本來是對的,卻向鑽牛角尖的丈夫妥協,說:“你說得有道理。”
這些平常的瞬間,讓婚姻如此溫柔!
3、寫在最後有句話說得好:
“家,不是戰場,不需要搖旗吶喊,論誰勝敗;家,不是棋盤,不需要小心翼翼,處處提防。”
一個家,應該以妻子和丈夫的和睦為起點,包容為策略,相守到老為終點。
把家打造成我們心靈的避風港,才是“家”的真正意義。
如此,一個家才會更加溫柔繾綣,越過越好。
與朋友們共勉
感恩每一個耐心閱讀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