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過五十,尚有母親可侍奉,肯定是一種幸福!就像你長途奔襲跨過堂屋走進後院倏然出現在廚房門口,猛地喊一聲:“姆媽”!這一聲是驚喜,是溫暖,是一種母子連心的存在!接著便是母親停下手中正做的飯菜夥計,問長問短,或者添一碗她認為你必須吃下去的食物,哪怕是糊糊碴碴,你也會唏哩嗦囉地喝下去。這就是兒時的滋味!

母親上個月初,總會隔三差五撥通我的電話。雖然我很少超過三天不給她打電話,有時她突然說,“不是你給我打電話啦,我認為是你打電話嗯!”自從我去年給她買了智慧手機,她一般總會與我影片而不是打電話的。她肯定有事!前半個多月,她打電話說,你肯定很忙。我說還好!最後我突然想起了陪伴母親近十年頸前每個大包,我是秋天帶她到中部戰區醫院去看過專家的,說可能是個良性脂肪瘤,應該割後三兩天就可以出院休養的。既然不礙事,我就放下了,更不想割了可能壞事。媽媽說包從右邊長到左邊,而且越來越大開始壓迫她呼吸了,睡覺自然不舒服。

我是準備年後再接她來武漢中部戰區醫院切除的,一是疫情防控越來越嚴,非常不便;二是臨近年關,人來客往,天又冷傷口難癒合。但我沒能說服母親,只好帶她去縣城中醫院看門診然後轉診武漢的。中醫院院長是本家的兄長,找他轉診肯定方便些。他說這事就交他醫院做,若不放心就請武漢的專家過去主刀,而且外科楊主任主動請纓主刀。媽媽也不想去武漢,我就不好強做主。再結合秋季中部戰區醫院金主任輕描淡寫的勾劃,我心中也敢做主了。

縣城的醫院一是就醫患者少,術前各項檢查省城大醫院可能排隊查個兩三天,這邊三下五去二天把時間就妥了。而且還避免了因排隊人多而交叉感染;其次是鄉里鄉親一口家鄉話,她說的利索聽的順耳便於交流;再就是誰家在自己縣城總有一兩個親戚,飲食起居肯定方便很多。所以訣計尊重母親的意見舍大就小就近治療。而且院長也來看母親,她非常高興!楊主任說當天他要做幾臺手術,但叮囑說把媽媽安排在第一臺,我自然很領情。雖然事先說不打緊,但畢竟那麼大又在敏感的頸部又不知深淺,說不擔心那是假的!特別是被推進手術室後一個多小時沒什麼反饋,心裡難免亂想。此時我就想,今後醫院如果能把手術室的影片傳到家屬等待區,醫患間應該會更信任更和諧。母親的頸前脂肪割下一大坨,我總擔心她要好多天精神才恢復過來,她術後第2天就下床前處走動,說躺久了身上累!說沒什麼事,第3天就想出院。

我肯定不依,放大醫囑說,如果不蓄老點頭,出院感染的風險很大,說不定又得動刀子。平時就是荊棘劃破了手也得三五天痊癒,何況開了這麼大的口剜下這麼大一塊肉,好生將息是必須的。再說臘時臘月的,又沒什麼農事需打理,現在父親又走了,她無需幫襯,留下來多住幾天是應當的,她只是怕耽誤我工作時間。我很多工作之事是可以手機上處理的,有些文章撰寫與修改,手機也可以進行的。關鍵要媽媽能躺的安穩,那便是“戲”!媽媽愛戲,從小加入過草臺班子,會不少唱段,唱腔多是採茶調。所以我把她抖音上多搜些黃梅戲選段,讓她打針的時光在戲曲的哼哈吟唱中飛快地流走了。

一週多的時間,解決了她十來年心中的疑慮和生活中的不便。媽媽由此心態更好,更開朗!雖然這半年裡,她因失去了父親像變了個人。而陪她住院的一週裡,我更懂我的母親了!

正像同病房的室友講,她的心態不像是76歲的老太婆!希望她健康長壽開心快樂!過好有限的每一天!2021年2月4日

作者簡介:柳紅文,黃梅縣大河鎮宋衝村人,現居武漢市洪山區。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中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