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引子: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幾天是春節假期,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多少遊子,在外奔波了一年,就盼著春節這幾天能回到家鄉,和親人一起,吃頓團圓飯。可是不知怎麼,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跟我說這種相似的話,“唉,累了一年,每年都是抱著滿腔的思念,想在過年這幾天,和親人好好聚聚,可為什麼與家人的溝通,總顯得那麼擰巴呢?不是嘮叨,就是爭吵,想過年這幾天,踏踏實實和親人待會,怎麼就這麼難?”

說這些類似話,有類似煩惱的人,不僅橫跨各個年齡段,更不分性別、不分職業,我覺得,既然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一個話題,那麼就很有必要拿出來說說。於是,就有了我下面的這篇文章。

過年,其實過的就是人。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熱熱鬧鬧,這才是過年,這才是吸引人們千山萬水趕回家的原因。我曾線上下給許多人講課,課的內容五花八門,有親子教育的,有婚姻維護的,有戀愛關係心理行為學分析的,也有家長課堂的。

在這些課上,我都曾做過一個實驗,那就是發給每個人一張白紙,請大家在紙上寫下自己當下心中,認為最重要的十件事,每件事用一個片語來表示。接下來,我分三次,要求大家每次劃去三個詞,到最後,經過一番艱難選擇,每人的紙上,將只剩下唯一的一個詞彙。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每次劃去的動作,我都在觀察,大家無一例外都會皺眉思考,心中都充滿糾結。我知道,這個選擇和取捨的過程,在每個人心中的分量。

你猜最後剩下的那個片語,大機率會是什麼?

“家庭”!是,你沒看錯,很多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家庭。“家”,在國人的心中,一直是一種歸屬,一種心之所向,一種幸福的港灣,回到家,就會充滿安全感、幸福感,更有歸屬感。

正因為如此,每年的春運,才成為現象級的存在。那麼,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為什麼家,這麼讓我們眷戀,卻又經常讓我們這麼矛盾呢?一方面殷切地期盼著迴歸,一方面又恨不得趕緊逃離。同時,和親人的溝通,總會那麼不盡如人意呢?

想知道什麼原因嗎?想了解一些春節假期這幾天,與家人的正確溝通姿勢嗎?下面就請跟隨我的講述,一起去了解吧。

02這種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越親近的人,越不容易溝通和交流,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歸屬感和追求自我的矛盾

前面我說了,家,給了我們很多的歸屬感。可是要想有歸屬感,就要有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要有集體榮譽感”,“服從組織、服從紀律”,那勢必就要放棄一些自己的個人追求,也就是“少數服從多數”。

在以往,個人利益服從家庭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這都不算什麼,可是現在,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崇尚個性,不願意屈從於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是你的親人,是你最在乎的人。

剛才我說了,假期裡與親人難以像想象中那樣溫馨和睦,主要源於對家歸屬感的期待,與自身追求個性和自由的矛盾。

長大以後,為什麼和家裡的長輩總聊不到一塊呢?因為長輩希望你過年在家,認真吃飯,注意營養,遵守傳統禮儀,多在家裡乾點活,多陪長輩聊聊天,可是你呢,卻就想休息這幾天,可以肆無忌憚玩遊戲、刷手機,睡會懶覺,這不,矛盾就來了。

諸如此類的矛盾還有很多,比如祖父母、父母總會在凌晨給你發一些有關保健的小影片、小知識,你不以為意,他們積攢下來的說教,會在節日你們持續親密在一起的時間裡,不停灌輸給你。

關於相親、升職、結婚、生子等等方面的看法,不同年代的人看法也絕對不一樣,這些每年都會在網上來一波吐槽,其實本質上也是因為這個。

二、在親人面前不加掩蓋

誰都知道,在越親近的人面前,人們往往越容易口無遮攔,在客戶面前、在領導面前、在同事面前,你都恭恭敬敬,謹言慎行,維持自己的形象。這累了一年了,回到家,本想放鬆一下,可是長輩們的關心、嘮叨,在你的眼裡,卻成了一種負擔。

於是,要麼選擇逃避,要麼用“最後的倔強”去頂嘴、抬槓,就這麼鬧了個臉紅脖子粗,不歡而散。

也正是這兩個原因,讓很多人對於春節假期回家,簡直是又愛又恨,每次臨近春節放假,都會心中各種期盼,煩躁不堪,就想著趕緊到放假的日子,就是再苦再難也要回家。

可是回到家,和親人近距離接觸了,這種幸福感卻會因為這些,化作一種憂慮和負擔,讓人忍不住想逃離。相信看過《三十而已》的朋友,還記得王漫妮離開喧囂的大上海,回到家鄉小鎮生活的那段。本想安靜下來,在這嫁人生子,過簡單幸福的日子。可是結果怎樣,各種不適應,各種“不能忍”。

家鄉是美的,親人是熱乎的,可是隻在記憶裡,現實中卻變了味道。

03假期裡有和親人溝通的正確姿勢嗎?

你可能會說,你可別告訴我,春節和家裡人說話,還得端著,念著什麼“顧全大局”這種口號去教訓我。

是的,親人是我們的血親,和家人的關係,就好比長在身上的血肉、器官,近距離相處的時候,你想不受他們的影響,卻做不到;你想改變他們,讓他們理解你的想法,跟上你的節奏,也做不到。

我很理解這種感覺,又愛又怨。雙方都覺得無能為力。所以,我不想去道德綁架任何一方,只是想告訴大家,想為對方好,那就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為對方好,那就說點人家愛聽的,給對方他需要的,而不是你認為好的。

作為長輩,你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所以更關心健康方面的事,你習慣了早睡早起,可是年輕人要上班,他們還沒到這麼關心健康的時候,請收起你們這些善意,不要總髮這些去幹擾年輕人的生活。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自己的事自己會操心,長輩不要在他們容易放假的時候再去嘮叨這些。

我見狀,很快平靜下來,跟著節奏一起唱跳起來,把孩子們看得驚訝不已,接著,竟然拍手鼓掌起來,我表演完了,就告訴他們,這是過年的時候,我唱給家人聽的,希望他們學會了也可以唱。

這件尷尬的事,就這麼化解了。老人有時候也是這樣,跟孩子似的,你不必隱藏,不必躲避,更不該斥責,大大方方講清楚,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惑,這樣他們理解了,明白了,不但不再和你對立了,還會欣賞你,同時為你高興。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21,卸下你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