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 但是近日想起時,還是不禁想去感嘆一下!
前一段時間,我讓學生們寫了一篇有關於自己父母的情況的週記,其中一個學生在週記提到的那些字眼讓我覺得,有必要找他去談一談。
在他的週記中,提到了‘恨’‘怨’等等字眼,關鍵這些字眼是形容自己眼中的父母,讓我看到後,相當的驚訝,怎麼回事,家裡出了什麼情況呢?讓他會有如此的情緒波動?當天晚上,去學校時,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裡,想和他談談關於週記中提到的這些問題,他也沒有避諱,還算坦誠,因為這個學生在高一高二,我就有幾次機會和他聊過一些事情,所以,能感覺到他對我還是很一些信任的。他告訴我自己家裡的情況,他的形容詞依然如此,覺得父親不稱職,整天不幹正事,貪圖享受,不顧家裡人的感受,母親是苦於孩子,礙於面子,對於家庭情況忍氣吞聲,他認為自己母親很懦弱,甚至還想勸說母親和父親離婚算了等等。他還告訴我:老師,說實話,我以後就不想結婚,也不想有孩子。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結婚太可怕了,有了孩子也是個累贅的感覺。
如果不瞭解他的真實情況的人,聽到後,可能會覺得這個學生如此的絕情,如此的怪異,怎麼會有這樣一些想法?但是作為經常和他溝通的老師來說,我覺得更多的是理解,因為他能夠有如此多的想法,更多的是緣自於家庭環境和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尤其是像父親的言行,讓孩子沒有了家的感覺,忽略家的意義。這也應該算是家庭教育的敗筆。當然,我還慶幸,自己發現了這個學生的這個方面的問題,我也很欣慰,在和他的交談中,他的思想慢慢發生了變化,有了想去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決心。
但是,其實我們經常會聽到有很多的家長把自己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歸結於學校,推於老師,或者怪罪自己的孩子如何不爭氣,如何不聽話。其實,個人覺得,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他們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孩子性格尚未成型,如果家長少一些抱怨與責怪,積極和老師配合起來,這樣的話,孩子肯定會有明顯的改變,身心也肯定能夠正常健康地成長起來。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尤其是長期的班主任工作,讓我特別重視的工作內容是學生思想的成長與成熟,因此我經常去給學生們講感恩,講對於父母親情的理解等話題,希望學生們可以理解自己父母的不易,這樣的話,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才可以更和諧,更溫馨,更希望將來都能成長為對於家庭有責任,有擔當的優秀人才!
對於孩子的成長,家的意義還是很重要的!大家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