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的老屋
建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了,人民生活日益好了,吃的,穿的,住的,明顯日新月異。記得小學的時候,我們讀書的教室是農機站改造的,沒有桌椅板凳,用大木板,長長的青石條子做課桌,青石應該是襄砌墓碑的,破四舊弄的,凳子就得自己從家裡帶。那時父親打草墩(草坐的墩子),給我打了一個大小合適的,我便帶著去讀書,放學又帶回家來,因為教室不夠用,幾個年紀的都在一個教室裡上課,就分早晚班,輪著,這周我們讀早上,下週我們就讀下午。草墩不帶走下回就沒坐的了,想想著實寒酸。早上讀書去,父親早早的起來給我燒洋芋,刮的黃生生的,香啊!米線麵條要城裡才有,記得是三毛一碗,大碗和小碗,如今呢大中小外帶小小碗,日子豐富多彩的。娃娃些的校舍都是高樓大廈的,金毛亮板的,穿的是熱乎乎的,為了攀比成分,統一校服,倒也是好的。只從魯甸地震的事,為了民生安全,全要求鋼筋混凝土修的房子,國家好的很,還給補貼,幾萬塊錢,幾年時間,老屋都拆的差不多了,幾間漏網之魚也躲在垰㕇角落裡,歪歪斜斜的樣子,早已經不住人了,頂多就是養些牛羊豬雞鴨鵝。一家二家的過年和平時一樣,穿的花枝招展的,開車去玩,進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好些的人家,找地方去旅遊,差的都會跑農家樂散散心,沒車的也有幾兩摩托車,如今吧,交通也方便,公交車都村村通了,沒事的老人就一兩塊坐著公交車,一搖一搖的搖著進城去,公園裡跳跳舞,打牌呢就那些幾毛一次的,傍晚的時候,數數,[勝利] 揶今兒輸了五角,今兒贏了四角,一堆老可愛。還有的老奶奶手裡弄串珠珠拿著嘴裡唸唸有詞,不會的,不識字的,就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斷的念。還有的弄根對節子的棒棒,長的短的拿在手裡,走走去,一邊揉搓,硬是把一根木頭棍子弄的亮堂堂的,油膩膩的,看起來像玉石一般,著實的呱淨。遇上同好,擺出來一堆話,如何打理,如何是好,注意事項。老的少的玩起了文玩,核桃,珠珠,把件,玉石。上街去,穿金戴銀掛玉的幾乎都是。看不見的也是藏著脖子的衣服裡面的。日子好了,約著一群人徒步的,騎車的,登山的,野炊的,露營的,釣魚的,健身的,反正玩法多了去了,還有一些土豪辟穀的。吃穿住行玩,你爭我比的,殊不知還有一些奔波在生活的路上的,不過這大好的社會,不懶,日子是過得的,滋潤的,期望不高的人,生活幸福的很,不眼饞,不心妒,不生恨,幸福的日子天天是。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