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這樣說道: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與人相交,易重己德,總喜得人讚譽,那麼就要事事為人表率,時時為眾謀利,如此才可有人前之譽。
然而,若事事為求個「人之譽己」方才為之,或任何行動都以「能得人譽」才欲為之,這樣一來,自己的行動就受限制了。
有些該做的好事,可能因為一時得不到讚賞,做起來就不那麼帶勁了,有些雖然會得到讚賞之事,卻會因為自己過於求得賞譽。
而讓別人觀感不佳了,這樣就會有背後的毀謗,這就表示為德不足了,也就是不是因為德行而受讚譽,而是刻意表現德行而討讚譽,這樣受你對待之人,豈能沒有感受?
做任何一件好事,好好待人是其中的關鍵,不論做得多麼偉大的利益大眾社會的好事,社會上的好事都是眾人完成的。
你雖然是帶頭的人,但是沒有整個團隊的全力付出,事情也完成不了,你的功勞也建立不起來,所以團隊的照顧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但是團隊中人都是普通的人,每個人有一兩樣特定的專長而為此一事業所用,但卻有數不完的缺點也參雜在做事的過程中,這就需要領導人的智慧化解。
如果唯事情成功為目的,壓榨謾罵自己的團隊,這就是在眾人面前雖有事功而受譽,但團隊裡面卻會有怨言了,自己因而遭毀謗,自己也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了。
雖然社會的事是利益大眾的,是能使自己得受賞譽的,但自己太求這個事功了,以至於只重事理而不顧情理,既然對於共事者不重情理,而只顧自己的事功,只顧求人前之譽,那麼背後的毀謗豈能免夫?
做事是為了人而做事的,既為社會大眾,也為共事者。
團結大眾謀求社會的進步自然是大功一件,自然得到社會的賞譽,但若只顧事功賞譽,而不顧團隊人情,壓榨斥喝踐踏鄙視夥伴的尊嚴,這種人不是真心愛護社會,只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了。
可知人做事,既重目的,也得重手段,目的是眼前的事業,手段卻是終生的譭譽。
這就是:「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不是不能有面前之譽,而是更要注意背後之毀。
前者表現在事功之有無,後者表現在待人之誠偽。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乍交之歡易使,不過就是場面上的禮貌熱情即可獲得,一時的人際關係靠禮貌,長久的人際關係就靠修養了。
修養就是人品的自然流露,它是一個時時的作為,沒有預演,沒有排練,沒有暫停,沒有下臺,一直掛在臉上嘴上的自己的最真實的狀態。
一時的相處,大家禮貌過場、互相尊重,這是「乍交之歡」的修養,但長久的相處,寬厚待人、時刻關心,這是更實在的修養,「久處不厭」,這是要練的。
一時的修養,要求一下,自己易於做到,永久的修養,不是要求一下就好,而是時時刻刻的仁德之心、善良之心的付出。
若是不能做到,相處久了都露出馬腳,惡習缺點瀑布奔流,久處生厭,與「乍交之歡」判若兩人。不是不要「乍交之歡」,而是不能只有「乍交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