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我是誰?這是哲學上的終極命題,我是張三,我是母親,我是老闆,我是美女……我的名字,我的身份,我的職業等等都不等同於我,雖然那些也很重要。
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刻著的神諭“認識你自己”,一直在警示人們,這是一件重要的事。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我的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我就像一個人在騎馬,本我就是那匹馬跟著慾望走,尊循快樂原則;超我就是那個騎士,受理性約束,尊循美好原則;自我則是控制馬的那根繩,負責協調本我與超我,尊循現實原則;中間的“自我”最糾結,又被"本我"的慾望帶著走,還受"超我"規則的控制。本我的驅動力是強大的還是弱小的?超我是嚴格的還是隨和的?自我是無力的還是靈活的?這都是"我"的種種狀態。
迪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腦袋裡思考的一切構成了我,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但腦袋裡的想法只是我的思維,它也不是我。當我們說“我受不了我自己”,第二個我就是思維控制下的自己,而第一個我或許才是“真我”。
佛教定義的“我”,基本否定了思維"我",思維就像大海中的浪花,一個接一個,苦樂悲歡,應有盡有,而大海本身才是我,所以佛教的空即是讓人們認清浪花的虛幻,"心外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平靜而又深邃的大海本身才是我,千思萬緒皆浮雲。
"我",你找到了沒?
"愛"是什麼?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愛分為“缺陷之愛”和“存在之愛”。
人是一個生物性、社會性、神性並存的物種,這就註定了只要存在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有生物層面的飲食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會層面的獲得尊重的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以及神性級別的自我實現的需求等等。因為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愛的情感,被稱之為“缺陷之愛”;“缺陷之愛”的特點是對於所愛之物或狀態或人本身是可以被替代的,著眼點在能滿足自我的需求就可以,比如“老鼠愛大米”,“大米之愛”就是典型的缺陷之愛,因為麵包也可以。另一種相對應的“存在之愛”對所愛則具有不可替代性,本質是源於欣賞這份存在,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是唯一的,接納喜歡這一份獨一無二,不因為你能滿足我的需求而愛你,而因為你是你,所以我愛你。這是一種高級別的愛,是看見你的存在,我們對親人、戀人、朋友、陌生人乃至萬物的愛都可以是“存在之愛”,這樣的愛是接納,是不干涉,是無條件,是不試圖去改造,是自帶審美屬性的看見。
你說過的愛聽到的愛認為的愛屬於哪一種?
如果說食物是維繫生物生命的必須之物,那麼“存在之愛”則是維護精神生命的必備之品。有時候會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會不停的說很多話,而總結一下潛臺詞其實只有一句,“請你們看見我,接納我,愛我,我很好”,這或許是一個孩子對養育者的呼喚在成年後以另外一種方式被表達出來。所以獲得的“存在之愛”的多少關乎到一個生命的靈魂是否完整。
那麼,"愛情"中的愛是"存在之愛"還是"缺陷之愛"?
"愛情"區別於"喜歡"這種人際情感的特徵之一是彼此存在獨一無二的依戀的需求,而依戀的需求的前提則是欣賞與人際吸引,所以最純粹的愛情指向的一定是一種"存在之愛"。
你,或許只是我自己
你皆客體,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你,但我內心深處的我是什麼樣,你也會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我們不可能擺脫自我認知的影響去認識外界的世界及一切。所以認識"你"的前提還是得先認識自己,因為我只有能力認識我能夠認識的你;就像井底的青蛙,它能認識的天空只有那麼大,這沒有錯,因為它不知道自己的空間有多小。你是一本書,但不是所有的書我都能讀得懂,我能讀得懂自己多少,大概就能讀得懂你多少。
我們是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我們決不可能真的活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內心讓我們有了不同的世界!
所以下一次如果再說"我愛你",這個"你",請一定也要包括自己!
願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永遠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