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年味變淡,是近幾年大家感受挺深的一點。可是淡在哪呢?

趁著假期空隙,想了想這個問題:

1、肉眼可見的場景變化。

80、90後小時候的年,是滿大街大紅色的鞭炮紙,是走街串巷的舞獅隊,是人山人海的戲臺,是春耕前裂乾的田地上烤番薯窯雞的歡樂。。。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網際網路、科技力量對整個世界的顛覆,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曾經在這代人大腦最好奇的年代裡,深深被植入的那些歡樂場景,已逐步消失在生活中。

心理學中有個說法,叫稟賦效應。這是一種情感偏見,表明一旦我們擁有過某種東西(或擁有所有權),我們就會無理性地高估其價值,無論其客觀價值如何。

這有兩個心理原因導致。

一是損失厭惡。我們感到失去的痛苦是我們在同等收益中感到快樂的兩倍。

二是所有權。我們愛上了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潛意識裡會準備花費更多的錢來保留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不是為我們不擁有的物品支付費用。

過去春節給過我們的那些美好回憶,也是曾經擁有過的美好“東西”。因此,從心理學上來講,這種經歷過後的失落感,其實也是挺正常的。

2、關係的變化。

對生活、對理想的追求,讓很多人離開了原來生活的土地,奔向四方。

在一個新的環境,特別是在水泥森林中的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自然沒有同一小鎮、同一村落知根知底的人來得親近。

而春節本身,加上商家、網路的各種氛圍營造,一暖一冷,更是放大了“變淡”這種體感。

3、認知的變化。

我想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以前,春節、過年是一種大大的期待。

小孩子們期待著能收到多少紅包、能盡興地玩樂、能有新衣新玩具。

大人們期待著能慶祝一年的收穫,見見久未謀面的親戚好友,以及對來年的期待。

一年年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視野的開拓,人們逐步掌握了規律,原來充滿未知的期待,答案一個個被揭曉,每年雖有變化,但變化幅度不大。

比如,小孩子發現每年的紅包大頭都到了家長手裡,新衣服也不再是春節才有。

大人們對明年的收穫,基本上都可以透過各種經驗、技術手段預測。

從心理學上來說,正反饋次數減少、或者每次反饋的力度逐步減弱,自然就會提不起興趣。

那要怎麼做,才能讓年味保持濃厚呢?

對應地:

1、自發創造場景,積極融入文明場景,增強儀式感。

環保政策不鼓勵的自然不能做,但只要用心,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可以裝飾下家裡,桃花、春聯、盆栽,實在不懂得怎麼弄,刷刷抖音、小紅書都可以有很多靈感。

可以積極參與社會組織的各類積極的市民活動,線上線下的都很多,既有熱鬧氛圍,還能增長見識。

2、主動、真誠地維繫關係、建立新關係。

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當然也不要讓別人感覺到壓力,輕輕地,衷心地,真誠地,就好。

去到一個新環境,可以在工作、興趣、生活中結識三兩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指望相互成就,負能量滿滿的時候,找個人及時疏通疏通也是挺好的。

3、保持好奇,注入變數,充滿期待。

春節可以去旅旅遊,認識這個世界更多未知的地方。

可以學習主業之外的各種興趣、技能,說不定哪天就會枝繁葉茂。

最低成本的,可以看看那些被高度認可的人寫的書,學習下別人是怎麼做、怎麼思考的。

可以給生活、工作立下合理的、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來年就有不確定的盼頭。

希望以後大家的年,可以越過越有味~~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回憶錄-粗述過往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