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大概是大年二十的時候,當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因為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而過年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必須隆重地對待,涉及許多繁文縟節,我並不知道如何妥帖地安排好這一切才不至於冒犯神仙和祖宗。然而僅僅過了一兩天,當我們安排好除夕和初一初二的行程後,我感受到內心慢慢升起的喜悅。他們好像是冬天的樹枝頭悄悄冒出的嫩芽,不被別人知曉,只有自己清清楚楚地知道什麼正在發生:不回老家過年有著不可對家人道的好處……
確實,沒有爸媽的幫忙,我們得自己掃塵,貼對聯,買元宵,購買拜年禮物,安排年夜飯,最重要的是努力把年過得熱熱鬧鬧——這樣才不至於讓留寧過年過於淒涼。因為傳統就是傳統,必須遵守,新年的第一天必須得喜慶熱鬧,吉祥如意,那寓意著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不管是不是真的,從小到大,從古至今,中國人都虔誠地相信這一點。除夕和正月初一與朋友們相聚確保了我們這年頭年尾都能舒適開心。過年除了約朋友,還可以盡情宅家,看書,刷劇,叫外賣,吃所有想吃的東西,隨時可以出門玩耍……所有的時間都是我們自由支配,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見不想見的人,不用赴不想吃的宴席,還省去了來回兩天旅途的奔波勞累。我的天,這可太棒了!不過這可不能讓家裡人知道,不然他們得多鬱悶。
這種隱秘的開心一開始只是默默藏在心底,到了大年三十和朋友們歡聚一堂的時候,都是同道眾人,終於可以分享這隱秘的快樂了。談到留寧過年的時候,大家的意見居然驚人地一致:“留寧過年太棒了!所有的時間只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比起回家必須得去拜一些並不親近的親戚的年可好太多了!”
回家了就必須得尊重父母的意見,有些親戚不去拜年,有些飯局不去參加,就是不給對方面子,也就是傷父母的心。從小到大,我們被這種價值觀捆綁著,默默忍受著過年的快樂以及不適。為了父母的心情,強顏歡笑去做。其實強行與陌生的親戚,不怎麼親近的親戚聯絡並沒有使我們心的距離接近,只不過是保持了一種關係不斷掉。現在不能回老家過年,可以名正言順的不去做那些他們覺得必須做而我們覺得沒有必要的事,我的心既歡喜又自由!
過年是這樣,生命中的其他事情也是這樣。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餘生只用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該多好!如果能做到,甚至只用做到八成,七成,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都可以含笑九泉了。如果我們認為過年的一週時間只應該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其他時間是不是也應該同樣對待?用敏銳的心去覺察生活,不要蹉跎,不要麻痺地接受一切安排,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必須留出時間。
對於三十歲的我來說,生命也許是過去了三分之一,也許是二分之一。時間愈發地珍貴,完全屬於我的時間在未來會越來越少。今天在影片號看到的一個電影片段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聲:”I know it feels like you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but you don’t. So stop playing it so cool,catch the moment of your life, catch them while you’re young and quick. Because sooner than you know it, you’ll be old and slow. And there’ll be no more of them to catch.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