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宋娜/文

好久沒思考愛情這個話題了,恰好那天看《資訊理論》時,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個關於愛情的“資訊理論”,今天藉著情人節聊聊它。

愛情是什麼?我想,千百年來在世界各個角落不斷上演的愛情故事,似乎都在詮釋這個問題:它是《傾城之戀》裡白流蘇與範柳原,在不斷試探中看到彼此的真心;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裡托馬斯遇到特雷莎,一見鍾情卻轉瞬即逝;是《傲慢和偏見》裡伊麗莎白與達西,在傲慢與偏見的對峙與磨合中,收穫了幸福……

的確,愛情是這個世界永恆的主題,甜蜜而苦澀。她以一種浪漫的形式將兩個人情感的連結,透過各種表達方式傳遞著愛的訊號。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條資訊……都足以傳達彼此的愛意,敘寫著一段又一段牽腸掛肚的愛情故事。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愛情離不開資訊的傳達,從開始到結束都在相互傳達著愛的訊號。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馬拉松式的愛情,兩個人之間愛意的傳達都是不可或缺的。也許,愛情資訊的傳達是間斷的,但只要在定格的那一刻彼此是心心相印的,愛情就一直都在。我想,這樣的愛情故事,在60後70後這代人的身邊並不少見,一晃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杳無音信,但他們彼此之間的愛情還在,再見面時依舊還保留著那份最初的情感,甚至有些人還一直等候著心底的那份愛情。

而如今,這樣的愛情卻越來越少。有人說,現代的人太浮躁了,樸素而純真的愛情早已遺失在歷史之中。其實,並非如此。只是現在資訊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網路密度和資訊傳遞廣度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愛意的資訊傳遞也變得越來越快速、對稱而多樣。甭說十多年杳無音信了,幾個星期沒有訊息都不太常見。倘若真是如此,只有一種可能:愛情即將或已經結束。

畢竟,在當下這個資訊環境下,愛的訊號傳遞大抵不會因為物理原因中斷,如果中斷肯定是個人主觀因素,排除各類客觀因素,愛情大抵就此畫上了句號。所以,很多情感類雞湯都這樣勸誡沉浸於愛情中的年輕人:如果一個人突然間冷漠了,或者杳無資訊,那大抵就是不愛了,或者是有了更好的選擇。

人們常說,以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其實,哪裡是車馬慢,是資訊傳遞得慢。一封信、一句話,有時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長。在如此之長的時間裡,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愛的資訊傳遞的,相愛的兩個人因此定格在心心相印的那一刻,兩個人愛意的傳達反而因為慢,更為對稱而長久。

與此同時,那時,人與人之間連線密度小,一個人一生認識的人也屈指可數,不像現在一部手機在手,基本上可以連線到天南地北的人。正所謂:“少則得,多則惑。”在以前車馬慢、資訊傳遞慢的境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網路密度也如此之低,“一生只愛一個人”也就成了大機率的事兒。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辯駁,如今“一生只愛一個人”也是常態。的確,如今我們大部分人也是“一生只愛一個人”,也是崇尚著專一而純情的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清晰地看到,離婚率、出軌率以及戀愛分手頻次的逐年增高。愛情長度和純度已然發生著變化。

一直以來,愛情之所以浪漫而神秘,讓人向而往之,正是因為它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產生的情感連結。可以想象,沉浸於愛情的兩個人,如果沒有愛意的表達和傳遞,這份情感也無法連線與維繫。而愛情又始終是兩個人的事情,彼此之間始終存在資訊不對稱:她不知道他此時還愛我嗎?他也不知道她此時還愛我嗎?兩個人只有在不斷的愛意傳達中才能確定彼此的心意,進而收穫一波又一波心動與心痛。

而資訊科技的進步,看似讓愛意的傳遞變得更快、更新、頻次更高。其實,無形之中,卻讓彼此資訊更為不對稱了。因為,在更廣、更快的資訊環境下,看到的愛的表達,很容易資訊變形,正如當下冗雜的資訊充斥著每個人的生活一般,難辨真假,混淆視聽。許多的情感也就因此產生了隔膜與誤會,情感的表達和傳遞戛然而止。

無可厚非,在資訊科技不斷更新迭代的今天,愛情已然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其背後的各類“因素”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資訊環境顯然是一個重要“變數”。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看別人離婚容易,自己離婚爭取女兒撫養權,猶如經歷了一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