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今年沒回老家過年。昨天初二,我們一家三口去了我老婆的堂弟家。因為堂弟的娘(也就是我們嬸)年前過來照顧兒子兒媳(兒媳懷孕了),也沒回老家過年,我們作為晚輩過來看望拜年。
堂弟和弟媳是大學同學,學校是二本,學的專業是獸醫,畢業後都是在寵物醫院上班,私人的那種,現在每月兩人加一起,工資有兩萬多。但是休息時間很少,每天早出晚歸,晚上都是九點多十點多才能到家,而且六日也不休息,甚至連過年也不休。這不今天初二,兩口子都去上班了,只有老人一人在家。嬸熱情的招待了我們,老婆和嬸在廚房邊聊天邊做飯,我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
他們家房子很大,三室一廳,一百二十多平,雖然離市中心遠了點,但還是讓我這隻有一室一廳的人很羨慕。站在大大的陽臺,將小區裡的兒童遊樂設施盡收眼底。只是玻璃上的吊錢和窗花,都已掉色,顯然已經是去年的了,應該是沒時間去買吧。
不一會兒,嬸和老婆就把飯菜做好了。我們四個人開始吃飯,兒子吃的津津有味,嬸問:“牛牛,四姥姥做的菜好吃嗎?”兒子說:“好吃”。嬸笑著說:“好吃就多吃點兒。”老婆在一旁說:“兒子,你舅舅家好不好,房子又大,飯菜又好吃”。兒子卻說:“好是好,但是我來了好幾次了,每次舅舅舅媽都去上班,都沒見著他們”。一句話似乎說到了嬸的痛處,嬸對我們說:“他們這工作太辛苦了,過年也不歇,兩人回到家累的就躺在沙發上。掙得多少放一邊,太累了這樣。”“嗯,是。他們這工作性質就這樣。”我們附和道。嬸接著說:“年前就二十八歇了一天,三十也沒歇。我把餃子提前都包好了,兩人回來也沒怎麼吃,初一我讓他們帶著點上班去了”……
其實我們理解堂弟他們的想法,想趁著年輕,多掙點錢。房貸,車貸,日常開支,兩萬塊錢其實剩不了多少。再加上以後有了孩子,壓力會更大。
吃完飯,嬸又拉著老婆聊了很久,也難為老人家了,平時都是自己在家,連個說話的都沒有。
回來的路上,我和老婆一直在感慨。現在我們這一代都一樣,別看回老家一說在天津有房有車,怎麼怎麼樣的,其實自己的生活自己最清楚。哪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有的只是為了生活的奔波。我們要做的只有選擇承受,努力使自己變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