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最不能少的除了人情往來,就是紅包贈予。
小到社交平臺,大到現實生活,紅包、壓歲錢既是祝願,也是攀比。
對於小孩來說,過年最愉快的事情就是收壓歲錢,有了這筆錢可以買好的,好玩的,而對於大人來說,一到過年就頭疼。
尤其是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他們剛剛邁入“大人”的行列,基本再也沒機會收壓歲錢了,而是要準備給別人。
最近有不少網友哭訴:去年工作第一年,家裡就說不給我壓歲錢了,這倒好,我外甥侄女好幾個,過年得花去我一個月的工資。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壓歲錢的這筆賬不是小數目,尤其是對於一些家庭來說,它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0121歲小姑子,年年結婚要“壓歲錢”,大嫂苦不堪言讀者範雨玲是正兒八經的90後,今年她29歲,孩子剛出生一年。
自打她24歲結婚後,每年過年,都是她最煩悶的時候,她害怕過年走街串巷拜年,害怕父母長輩催生無度,更害怕的是,結了婚要給別人壓歲錢。
範雨玲日子過得緊巴巴,當初結婚丈夫什麼都沒有,借住在婆婆家一年後,小兩口用積蓄和借的朋友的錢,付首付買了套兩居室。
以至於現在每個月他們還在還房貸,日常消費不敢吃不敢喝,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可是好不容易手裡有點錢,一到過年就花光了。
兩邊父母的禮物,走親戚的禮物,給表侄女、表外甥的壓歲錢,以及大頭開支,給小姑子的壓歲錢,令範雨玲恨得咬牙切齒。
要說她那小姑子,今年剛滿21歲,還在上大學。
她一貫很討厭這位小姑子,因為小姑子拎不清輕重,分不清親疏,剛結婚的時候就經常跟她要零花錢。
給個三百五百嫌少,得給一千兩千才滿意。
那時候,範雨玲借住在婆婆家,處處看公婆臉色,也不敢得罪小姑子,只能自掏腰包滿足她。
後來,她跟丈夫搬出來住,小姑子更是“習慣成自然”,經常跟她要錢。
她與丈夫告狀,反而被訓斥:“你作為獨生子女親情觀念淡薄,這是我親妹妹,給幾個零花錢不要緊。”
範雨玲聽完頭疼欲裂,但是轉念一想有了主意,今時不同往日,她不能再讓小姑子得逞了。
02今時不同往日,機智大嫂用9個字扭轉乾坤這個秘密武器,就是孩子。
範雨玲的兒子剛滿週歲,正是牙牙學語的可愛時期。
小姑子跟她要壓歲錢,她望著兒子計上心頭。
範雨玲拿出賬本,算了算這些年給小姑子的錢,然後列了個數目出來,記在心裡。
大年三十那天,小兩口抱著孩子去公婆家過年,小姑子自然也在,範雨玲抱著孩子笑著說:“給姑姑拜年要紅包嘍!”
一句話,打得小姑子措手不及。
她嘴上說:“給給給,肯定得給你啊”,卻始終沒有拿出來。
範雨玲覺得此法好用,又抱著孩子,裝作跟孩子說話似的說道:“這些年,你姑姑可好了,從媽媽這兒拿了不少錢,現在得更加疼你才對,你說是不是呀。”
小孩吱吱呀呀,不懂母親在說些什麼,在座的人卻都聽懂了。
丈夫揮揮手:“大過年的說這些幹什麼。”
婆婆卻納悶:“怎麼,這些年我閨女跟你要錢了?”
範雨玲心中一愣,原來婆婆不知道,然後小心翼翼回答:“媽,也不多,兩三萬吧。”
這一下可炸開了鍋,小姑子在一旁沒反駁,只低聲辯解:“哪有這麼多啊。”
公公則一拍桌子起來教育她:“我說你怎麼整天買這個買那個,原來都是搜刮你嫂子的,你哥的房貸還沒還完,你知不知道,竟然沒出息地要兩三萬零花錢,真丟人。”
一頓家宴,算是破壞了。
第二天婆婆則拿出三萬塊錢給了範雨玲,說:“小孩不懂事,你別往心裡去,這錢還給你們,以後再別隨便給她錢了。”
範雨玲鬆了一口氣,心想終於了結了這一筆存在5年的姑嫂賬,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驚受怕這個貪婪的小姑子了。
只是她沒想到,回去她就發現,小姑子將她拉黑了,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03風水輪流轉,一旦計較“賺與虧”,那便是虧了人生有些事情,不能細思量。
如果付出以求回報,那麼多半連付出的喜悅也不復存在了。
如果給對方壓歲錢或者其他紅包,奢望這筆錢能回來,那不如從一開始就拒絕。
也好過鬧到最後這個樣子,錢回來了,情感也失去了。
許多東西是不能計較的,比如過年期間的禮,日常的人情往來,朋友、同事的婚喪嫁娶,一旦計較不斷。
心裡會越來越失衡。
即便不虧,也感覺自己是虧了。
範雨玲有困難是真的,不想吃虧也是真的,所以她在過年期間套路小姑子,沒想到還套路成功了,挽回了曾經的損失。
但是,她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比如婆家的好感,丈夫的信任,以及小姑子對她的喜歡。
得到一些,必定會失去一些。
人一旦開始計算“賺與虧”,結果一定是虧了。
至少範雨玲今後的日子,可能不會好過,畢竟小姑子那邊憋著一口氣,指不定什麼時候要報復回來。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範雨玲,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