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蟄一
紀念日那天,開啟暖黃色的檯燈,一邊吃著甜軟的巧克力,一邊遙寄給遠方的愛人。
愛情於我,是美好而甜蜜的,它帶給了許多的喜悅與感動。保持親密關係的美好,除了熱情,也需要“努力”。
情人節,讓我們探討下,所向往、期待的親密關係。
馬丁布伯認為“關係是一切的起源”,相信“對關係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換句話說,個體對能力範圍的擴充套件需求是天生的。從內心而言,我們都向往著愛,與被愛。
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有兩個概念“愛人”和“被愛”。“被愛”實際上是一種弱勢的表現,當一個人沒有能力去承擔孤獨時,他透過哭嚎或者展露孤獨來獲取被愛的獎勵,而“愛人”則是一種強有力的狀態,是已經克服了孤獨所帶來的焦慮的個體透過愛人來顯示自己的獨立性的一種表現。筆者認為這兩種狀態並不是完全分割的,在我們人生的軌跡中,二者交錯著進行。而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權衡愛與被愛,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理性與感性並重,選擇信任,便不再懷疑。
有一句前幾年文藝青年很喜歡的話: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這句話不無道理,潛意識裡,每個個體都會希望對方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穩定的,而不是一觸即發,一言不合便掛著“分手”的定時炸彈。我們期待雙方有著穩定的感情、向上的激情、互相傳遞的熱情,便逃不脫“情緒價值”這個話題。
所謂“情緒價值”,指的是一個人是否具備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在相處中,是讓人感覺愉悅還是給人帶來煩惱,前者提供的是高情緒價值,後者提供的是低情緒價值。
一個可以時常讓你感到快樂的戀人,是在把積極的愉悅情緒傳遞給你,你也更容易回饋積極的情緒,在良性的交換中,關係越來越親密;反之,一個總是讓你感到不快和彆扭的戀人,是在把消極的負面情緒扔給你,你便更容易“以牙還牙”,惡性迴圈的結果是迴圈的終止,關係的破裂。兩個人能否滿足對關係的期待,開心長久的在一起,就取決於能不能彼此提供高情緒價值,通俗的說,就是能不能用快樂感染對方。
情緒價值並不是讓我們壓抑自己本身的需求,不是磨去稜角、逆來順受;而是建立在對於一段關係重視的程度的基礎上,願意去思考,願意在情緒爆發的時候,按捺住感性帶來的衝動與嘶吼的慾望。
換句話說,成為情緒穩定的個體,也是需要用理性來修行。
在親密關係中,理性和感性的並重才能更好地發展一段關係。理性讓人敢於感性,就像清醒的大人,守護內心天真,守護愛情如玉石般的澄澈;
理性讓人去分析方方面面,看清本質,給予充足信任。一旦信任,便不懷疑,不去衡量,省下心力。有理性做支撐,相信自己的判斷,全力奔赴愛的道路,即使結果不如意,倒也願賭服輸——這是理性帶來的自由,愛地優雅。
愛是不計回報的付出
l 出於生存和資源競爭的目的,人類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我們往往會將自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就造成了不少人有類似的想法: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要談戀愛呢?當愛發生時,我們會開始主動考慮對方利益,把對方的利益看作是對自我的延展。
換句話說,這解釋了為什麼真正的愛能夠讓我們願意將愛人放在自己之前。無論是拿到工資後立即想給對方購置的物件,寒冬裡把對方的城市的氣溫走勢看得比自己城市要頻繁,平日省吃儉用一點點地攢下見面的費用…
是的,為了親密關係相處地愉快,我們願意延遲自身的滿足。但這並不意味著自我個性的喪失。在互動式的愛情裡,我們從孤立的個體,變成相互依偎取暖的整體。
撰寫他人之前,先描摹自己
如何與戀人快樂相處?
首先,要對自己的伴侶構建善意和大度的認知,以積極錯覺評價伴侶,將自己的伴侶理想化。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先入為主算是自欺欺人嗎?
這也是對自己、對這段關係的認可,雙方會不斷以美化回饋對方的美化,來促進關係的進一步緊密。
人類在行為解釋上往往會出現偏差,傾向於作出自利式的解釋,比如情侶吵架傾向於認為爭吵是對方的過錯,即使雙方犯了相同的錯誤,人往往為自己開脫,卻可以對對方的過錯大發責難。
怎樣的歸因才能改善關係呢?正確答案是:面對體貼、慷慨的行為,要及時肯定;面對令人懊惱的消極行為,要準確描述,加以寬恕。(當然不是什麼問題都寬恕,只是在無傷大雅的人類普遍錯誤上,別給伴侶也別給自己找麻煩。)
除了對當下行為的反應,對過去記憶的態度也極為重要,尤其是,人類大腦機制會重構記憶,即隨著新資訊的不斷注入,人會不斷修訂和改寫記憶。
生命如詩,有人狂言白語,有人一筆入魂。親密關係不是兩個人為對方做腳註,而是共同撰寫生命故事。雙方記憶中,如果狼狽不堪的細節總是被放大,被反覆提起,當下關係也會容易因殘破凌亂的碎片,被反覆刺痛。
人在認知親密關係時,會抱有一定的信念——有人相信宿命式的天造地設或者冤家路窄,有人確信自己對伴侶的拯救與照顧意義,落地成為「當媽/當爹式擇偶」。
正確的心理圖式,應該是偏向成長信念的:兩個人共同努力與付出,親密關係就會趨向良性發展。
如果你的確努力付出,但投擲出去的愛意得不到迴應,你要麼掙脫離開,要麼改變自己,委然相向。宇文所安在《迷樓》中講,被愛的人是頑石,固定不變,改變的慾望會遭到反抗,並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你會遇到無窮無盡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只是為了愛他。改變,是針對所有人而言,如果相愛,改變會在兩人身上綿密交錯地輪番上演。
要正確認識你的伴侶,實現有效溝通,先要認識你自己。擁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會渴望正面、褒揚的反饋,同時也會渴望對於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饋,不斷證實自我認知,以此抵達有效的認知對接。
把衝突解決在搖籃裡,準確影響對方的“蜥蜴腦”
對親密關係衝突的研究有的理論取向中,行為主義取向是將衝突看作一個外顯事件, 透過對行為的觀察理解衝突產生的原因。如研究發現親密關係中的很多衝突是由於“ 交流技巧缺乏”(Communication-skills deficit model), 於是可以就這些方面進行干預, 以減少消極語言交流行為和相互間衝突事件。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溝通,我們主動尋求溝通,卻不一定懂得溝通。
一個人的蜥蜴腦比他的理性腦反應快003秒,但人的大多數決定,都是在這003秒之內做出的;人的絕大多數行為,甚至包括那些事關生死的重要行為,都是由人的蜥蜴腦(The Lizard Inside)控制的。
所以,在和極為重視的親密關係的TA溝通時,如何影響對方的蜥蜴腦,使得情緒化失誤降到最低,便顯得十分重要。
而今天要提到的一點溝通法則是,勸說對方改變行為,要比改變態度輕鬆。
比如:
l 抽菸不好,得肺癌率多高了
l 熬夜不好,你看你每天幾點才睡,這形成惡性迴圈
l 你怎麼這麼不自律……
這類的說辭並不會產生太大的說服率,甚至引起牴觸情緒——這是屬於試圖改變對方的態度,是無用的。經典的認知失調研究告訴我們,如果你的態度與行為不一致,為了使之合理化,你會調整態度去適應行為。
這些並不難做到的行為,既能取得實際上的改變。又讓對方感知到這些為愛發電的美好。事實上,雙方之間形成了正向反饋。
所以,溝通中強調更易改變的行為,或許會產生美妙的結果。
例如,告訴對方
l 今天下班之後早點睡,明天我們蓄足經歷,一起出去逛逛
l 比昨天少抽一根菸
l ……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親密關係的燈塔,一起駛向持續感知快樂的航程。
關注第三思味,持續體味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