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從這篇文章學會了一條,那我都沒有白寫,建議帶著思考去看這篇文章!
1、如果你選擇犧牲自己而不是心甘情願地做某些事,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對方變成一個迫害者奴役你;
比如:在戀愛之初你為了讓對方高興,你選擇了洗碗做飯,但是你又討厭洗碗做飯,這個時候你就是在犧牲自己,而犧牲會招來放縱;
本來一開始對方也會和你一起分擔家務或者分擔經濟,但是你卻為了暫時讓對方高興,而選擇自己大包大攬,到最後,所有的事情都給了你,而你卻怪伴侶不和你分擔,從而引發矛盾;
2、儀式感是感情的調味料,當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儀式感可以找回一些新鮮感,而且這個儀式感不一定要弄得多麼隆重;
有的時候,即便你在他回家之時,鄭重為其開門,說一聲:老闆今天辛苦啦;他也會心裡暖暖的,不要對比其他人,只要你願意做,就對了;
3、不合理的攀比最終都會毀掉自己的幸福感,感情是你們小兩口在經歷感受,可能你在這段感情中感受到的是輕鬆,愉快,幸福,換一個物質豐富的感情未必會輕鬆幸福;
4、相處的時候難免會有衝突,會對對方不滿,但有問題一定要解決,就算最近幾天這個人可能需要冷靜,就算當下我不想聊這個事兒,但是等到情緒稍微緩和之後,一定要把話說開了,認真聊聊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5、有意見爭執的時候,從一開始就不要抱著這種人絕對要聽我的這樣的想法,既然要去和對方溝通協調,一開始就要想好自己哪裡可以讓步,如果對方讓步多,那怎麼去補償對方?
6、該獎勵的時候獎勵,有什麼事兒需要對方妥協退讓的話,最好一開始就明確地知道這麼做會讓對方的利益受損,自己要補償對方,而不是動不動就談感情“我這麼愛你,你怎麼能這樣啊?你要是愛我的話就應該怎麼樣”愛對方是應該的,不是談判的籌碼;
7、要默契,日子是兩個人過的,不要讓雙方的原生家庭過多幹預,如果對彼此父母的一些行為做法不滿,告訴對方,讓對方自己去和父母說,小家庭才是第一位的,大家庭對小家庭的干預一定是有限的;
8、無論多忙也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對方,不要去要求每天都要待在一起,但是該有的問候和關心是不可以少的;
9、心情不好的時候,直接告訴對方我心情不好和你沒有關係,我需要自己呆會兒緩一緩,不要把火氣撒在對方身上,和你沒有關係,這一點需要說清楚,不然對方會因為感受到不良的情緒而揣測不安;
10、不要去比較兩個人在關係當中付出了多少,只要對方做了,而且用心了那就值得尊重。能賺錢就去賺錢,時間充裕地就做家務,不要因為一個人賺錢多就認為自己了不起,可以去對著另一個指手畫腳;
11、關於經濟方面,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都一樣都需要另一半同意,不能因為自己賺得多就直接拍板,對方有意見之後就用“錢都是我賺的懟回去”;
12、要給對方留一定的個人空間,既然留出這個空間呢,就不要去打擾對方,我打遊戲的時候,你不會埋怨我每天只知道玩遊戲,你出去逛街的時候我也不會一個勁兒抱怨,反正你又不買東西逛來逛去幹嘛;
13、儘量少用“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我不會改變,我要做自己”這樣的話,既然兩個人在一起就不可能完全做自己,做好要為對方去妥協和讓步的思想準備;
14、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不把對方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他有他要操心的工作,你有你要忙的事情,你們還是以事業為重,不會過度依賴對方;
15、相處的時候遇到什麼問題,基本上都會第一時間找對方溝通,而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或者說找一些不瞭解具體情況的人來尋求意見,旁人的建議頂多算作參考的小因素;
16、你們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對方不能陪伴自己的時候,也不要去過分地抱怨對方,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興趣愛好打發時間;
17、只要兩個人的感情還是在一起生活,就應該有一個規劃的方向,商量好了之後,兩人一起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對方家裡有需要幫助的,該給幫助就給幫助,保持距離不代表冷眼旁觀,既然在一起就是一家人,要有一家人的意識,如果都結婚了還說你家我家,就未免顯得太過於生分了;
18、感情中少點期待,不要期望你的付出一定要得到某種回報,只要對方用心做了就好,當你們在感情中百分百付出而不期望對方回報時,你會感受到對方也會自覺給你良性反饋;
19、懷疑的聲音會一直在你心裡,所以如何在面對負面情況時,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要用愛去打敗懷疑的,如果你不信任對方,那麼懷疑就會充斥你的大腦,最後摧毀彼此建立的信任;
20、不要用你小時候處理問題的方式,來處理長大後和另一半發生矛盾的情況,這對你有害無益;
比如:小時候你看你爸媽吵架時,你的媽媽選擇不說話,那麼長大後你就會模仿你媽媽生氣時的樣子,而這並不有助於積極解決問題;
21、你和伴侶是勇闖人生路的夥伴,不是誰先到達終點的競爭對手,所以不要在生活中和自己的另一半搞競爭;
比如:問你家小朋友,你和你伴侶他更喜歡誰;或者為什麼我媽給你的紅包比我的多;我做的飯比你做得好吃等等,這些都無助於你們的感情良性發展;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你;
最後:祝你們都能擁有真愛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