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晚上好。很榮幸能有機會跟大家共同來探討關於愛情和兩性關係的話題。我們知道,愛情不僅是文學和藝術的永恆主題,也是現代科學的重要課題。今天,絕大多數人都相信,愛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哈特(kephart)曾於20世紀的60、70和80年代分別以1000名大學生為物件進行了一項關於年輕人愛情-婚姻關係的調查。他要求參加調查的大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如果一位男性或女性具備你所期望的所有品質,但你不愛他,你是否仍然願意和他結婚?”結果發現,人們對愛情的重視程度隨著時代的推移而大幅提高,選擇“不會”的男性從60年代的64.6%增至80年代的85.6%。女性的態度變化更大,從60年代24.3%劇增至80年代的84.9%。可見,愛情如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這麼認為,對愛的渴求已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人生目標之一。

  

  1.作為一種關係的愛

  

  先來看看社會學家是如何理解“愛”的。社會學把愛視為一種關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曾經對“關係”作出如下界定:"關係"意味著與另一個人的親近而持久的情感維繫。吉登斯使用“純粹關係”一詞來表述親密關係。“純粹關係”與性純潔並不相干。他認為在戀情、婚姻等親密關係中,存在著一種純粹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形成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僅因為對方特別有錢,或者純粹由於他或她特別有才幹便和他呆在一起(當然這些東西本身或許就是魅力的一部分,但卻不是建立關係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關係雙方在建立關係時,沒有外在因素在起作用,人們只是因為可以從與另一個人的緊密聯絡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而且,只有在雙方都對對方表示滿意並在情感上有所收穫時,親密關係才能維持下去。從吉登斯對愛的理解中我們不難發現,愛實際上體現於兩個特殊個體的互動過程中,或者說過程就是愛本身。離開了關係,愛便不復存在。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愛情。我們都深深的愛過,被愛過,也曾經失戀。可以說每個人在每一段關係中體驗到的都是一種獨特的愛情,我們很難把它抽象出來。因為離開了這段關係,便很難談論愛。比方說同一個人曾經經歷過幾次不同的戀愛,顯然,每一段愛對於他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物件不同,愛的體驗自然不同。物件不同感受便不同,這次可能你多愛一點,下次便可能他多愛一些,還有一次是雙方都十分相愛。究竟哪一次才能算作愛情呢?我認為這些都屬於愛。所以說愛只存在於具體的關係中。總之,愛意味著關係本身。

  不過,也有部分社會學家把愛看成一種態度,一種有關人生的態度。德裔美國社會學家弗洛姆認為,愛並不是指與某個特殊的他者建立的一種關係,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思想。愛上另一個人就意味著產生了一種思想,並且它一經形成,便十分穩固,很難改變。我們很難撲滅愛情的熊熊烈火。弗洛姆的這一觀點非常接近於社會心理學對愛的理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魯賓(Zick Rubin)曾在1970年代給出一個關於愛的定義。他指出,愛情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某種特殊的想法與態度,它是各種人際關係中最深層次的情感維繫,不僅包含審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而且還包括生理激起與共同生活的願望等複雜的因素。當我們愛上另一個人時,常常會出現失眠、心跳等生理反應。在愛的時候,甚至每一個細胞都滲透著愛。用社會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當我們愛著的時候,會體驗到一種生理上的覺醒。其次,在愛的時候,我們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和愛人生活在一起的強烈願望。尤其是女性,她愛著的時候,總希望這一次能夠一錘定終生。不過我個人認為,我們不能把這種想法等同於結婚願望。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必定會產生和他待在一起,永遠生活在一起的念頭。曾經有科學家得出過這樣一個實驗結論,認為性愛的保鮮期只有18個月。超出18個月,情愛就會急速衰退。可是我們開始戀愛時,決不會預設期限,我只和你相處18個月,18個月一到便分手。如果真是這樣想的話,那就可以斷定你並未真正愛上對方,至多不過想玩一玩,或為了消遣消遣而已。我寂寞了,所以想找個人解悶,僅此而已。或者因為別人都有戀愛物件了,那我也得找一個,兩個人呆在一起會很有面子的。說到底,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其實很多校園來戀情,動機都不是那麼純粹的,和吉登斯所說的“純粹關係”相去甚遠。

  再來看看愛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魯賓在對大學生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愛的三大主題,即(1)依戀、(2)關心和(3)信任及自我展露。在愛情關係中,存在一種強烈需要對方的感覺,即依戀感。它可以用“我難以想象沒有 的生活”來表述。關心指對另一個人的關懷。當我們愛上他人時,會培養出一種洞察力,會發現愛人身上許多別人覺察不到的優點。也就是說,我們對所愛的人懷有一種特殊的關心。 “關心”可以描述為“我幾乎可以為 做任何事情”。在愛的時候,我們非常樂意奉獻,“幾乎可以為他幹任何的事情”。愛的第三個要素就是信任和自我展露。我們在愛的時候,很願意相信愛人。而且樂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對方。有時甚至會把連自己獨處時都無法面對的心理上的問題告訴對方,與他共同分擔。不過,儘管自我展露經常被用來作為一種情感的表露方法,但我認為,當我們真正愛上對方時,應該向對方敞開胸懷,而不應僅僅將自我展露看成一種表達情感的手段。

  社會心理學家對愛的體驗做了進一步細分。認為當我們愛的時候,通常會體驗以下九種情感:①生理上的衝動。希望彼此有身體上的接觸;②美感。愛上對方時,會覺得對方最美麗;③親密感。會產生一種親切的感覺,親密+溫馨;④羨慕與尊敬。欣賞對方內在和外在的條件和優點,以對方為榮;⑤讚許。喜歡誇獎對方,尤其喜歡在他人面前誇獎對方;⑥提高自尊。生活因為有了愛而更有意義,愛使人感受到無可比擬的獨特性和尊重感,生命因此而富有價值;⑦佔有慾;⑧行動自由和⑨深厚的同情心。

  

  2.愛的理論

  

  藝術家和社會科學家對愛的理解存在著很大差異。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愛情常常被表述成一種神秘的情感體驗。“我墮入情網了”描述的是這樣一種狀態:愛的來臨,如同上帝的召喚,無法抗拒。那麼,愛是否真像許多藝術作品描述的那樣,是一種被動的、感性的和神秘的體驗呢?我們是否可以用理性的尺度來考量愛情,思考什麼是愛?她為何產生?如何透過愛體現人類存在的意義?她以何種方式參與我們的社會生活?以及社會如何影響愛的建構等問題。我是一名社會學工作者,因此更願意從社會學的層面來思考和理解愛情。你們可能擔心我會把如此美好的情感演繹得面目全非。但我還是建議大家不妨聽一聽,看看愛是不是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種神秘和變幻莫測的情感,而同樣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呢?

  我特意找來連許多社會學家也認為過於理性的進化理論(Buss & Schmitt,1993; Fisher, 1992),看看它是如何闡釋愛的由來,即人類為什麼會產生愛情問題的。進化理論認為,“人類產生愛這種情感是為了提高繁衍後代的成功率。”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剛剛開始直立行走。生存對於他們來說十分艱難。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四處尋找可以安全帶回洞穴的食物。當時,人類還沒有學會耕種和畜牧,而只能像其他動物一樣外出覓食,並把覓來的食物拖回洞穴。與此同時,“他們”,即此後的人類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必須保證人類能夠延續下去。為了確保繁殖的成功,“他們”必須尋找合適的物件。我們知道,即便猴子也不是隨便尋找配偶交配的,猴王的配偶總是很健壯、很漂亮的。那麼,人類的擇偶標準是什麼?首要條件是必須保證繁衍的成功。符合這一條件的物件一定很有性吸引力,一望便知她很能生育。不過,光有性魅力還遠遠不夠。在當時艱苦的自然環境下,生存本身充滿了挑戰,為了生存必須富有聰明才智,所以我們的配偶不僅要有性吸引力、而且必須有足夠的智慧。此外,獻身精神也是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的物件必須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撫養後代。至此,人類便發展出愛情的兩大要素,即性慾與忠誠。當關系中出現情感上的依戀時,男女之間就不僅只是性伴侶了,而產生了現代人所謂的愛情。愛情不僅有利於彼此之間的好感與信任,而且有利於家庭的分工。顯然,從某種意義上講,進化理論也是不無道理的。

  精神分析理論也經常被用來闡釋愛情。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愛視為性本能(力比多)的表現和昇華。他認為愛基本上是這樣一種性慾現象:“性愛為他提供了最大的滿足,所以對他來說性愛實際上成為一切幸福的原動力,一定曾經驅使他尋著性關係之徑追尋更進一步的幸福,從而使性生活成為他生活的中心點。”我們在遇到富有魅力的異性時,便會產生慾望。但慾望往往很難直接表達出來,無法立刻得到滿足。所以,我們只有透過委婉的方式,如透過替她乾重活,或向她獻殷勤的方式示愛。有些慾望本身便屬於禁忌的範疇。譬如,即便我們愛上了部落酋長的女人,也不能存有非分之想。慾望得不到滿足就只能昇華。把性慾壓抑下去,用愛來取代性慾求。因此弗洛伊德認為,愛歸根結底是性本能的一種表現和昇華。他不承認人類存在一種根植於理性的成熟之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非理性愛情與理性愛情之分。從本質上講,所有愛,甚至包括“兄弟之愛”也是基於性慾的。

  顯然,弗洛伊德的學說存在著明顯的理論缺陷。儘管他的精神分析學被視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學說之一(另一個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但由於過分強調性慾望的決定作用,被眾多學者視為“泛性論”。不過,把人類的一切行為歸結於性物質的觀點並非弗洛伊德所獨創。它根植於19世紀特殊的哲學與文化風土。19世紀,唯物主義佔據著西方思想界的主導地位。馬克思就是一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認為不存在任何脫離物質的意識形態。物質是基礎,在物質的基礎上才可能產生上層建築。精神分析學同樣體現了一種唯物主義精神。在弗洛伊德看來,性慾(力比多)是一種物質,包括愛情在內的所有情感都建立在力比多這一物質基礎之上。他的主張遭到包括其學生和支持者在內的廣泛質疑。弗洛伊德的弟子、以撰寫《自卑與超越》而著稱的奧地利學者阿德勒,反對弗洛伊德建立在“力比多”之上的無意識理論。他把人類的動因歸結為自卑心理而非慾望。阿德勒本人身患殘疾,是個駝背。生理的缺陷使他自幼就體驗到一種深刻的自卑感。也因此,他對自卑心理,以及如何超越自卑有著透徹的理解。他的建立在自卑基礎之上的個體心理學,不僅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形成生產了巨大影響,而且也成為現代自我心理學的核心理論之一。

  另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則從對弗洛伊德理論的批判性繼承出發,發展出著名的“愛的理論”。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國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是一名猶太人。1930年代,為了躲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和法蘭克福學派的許多成員一起流亡美國。此後,終生定居於美國和墨西哥。作為新精神分析學派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出發,對人類的行為和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社會學研究,並撰寫了包括《愛的藝術》、《逃離自由》和《禪與精神分析》在內的許多重要作品。《愛的藝術》是一部關於“愛”的社會學作品,是弗洛姆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社會學領域內研究愛情問題的經典之作。任何試圖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愛與親密關係的人,都無法繞開它而談論愛情。

  弗洛姆指出,任何愛的理論都必須從人類的生存理論開始。談論愛,首先必須從人的生存出發。由於人類是理性的動物,所以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脫離了動物界並超出了本能適應性。與此同時,人類也脫離了自然。儘管仍然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當人類獲得智慧後,便超出了自然,而且一旦脫離自然,就再也無法重返自然了。人類原本與自然之間所形成的某種確定關係,因理性的獲得而遭到破壞,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當人類或個人誕生時,他被逐出像那些本能一樣確定的狀態並進入一種不確定、不連貫和開化狀態”。這種不確定的狀態,會使人產生強烈的不安情緒和孤獨感。

  “人具有天賦的理性。他是瞭解自身的生命體,他了解他自己、他的同伴、他的過去和未來的趨向。這種對自己作為一個孤獨的實體的認識,對他自己短暫的生命歷程的認識,對不由他的願望而出生、又違揹他的意願而死去這一事實的認識,對他將在他熱愛的那些人之前或他們在他之後死去的認識,對他的寂寞和孤獨的認識,對他在自然和社會面前無能為力的認識,所有這些,都令他感到孤獨和被分裂的生活圈子變成為一個不堪忍受的監獄。

如果他不能從這個監獄中解放自己,從而達到以某種形式與人們和外部世界的溝通,他就將變成一個瘋子。”

  顯然,人類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處於與自然和他人的分離狀態,不得不體驗深深的孤獨。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獄”。存在主義認為從終極意義上講,人是無法溝通的。我們從誕生的瞬間起,便被拋入一個陌生和無助的世界。它既不會幫助你,也不需要你。在這裡,你不但無法發揮聰明才智,而且隨時有可能遭到侵犯。借用弗洛姆的話講,就是人類“既不由他的願望而生,又違揹他的意願而死去”。沒有人能夠選擇自己的出生,既無法把握自己的出生年月,也無法挑選自己的出生地點。同樣,我們也無法知曉自己的死期以及將以何種方式結束生命。儘管有些人試圖對死亡作出自主的選擇,但那需要極大的勇氣,並非普通人所能。更令人難以承受的是,我們不得不與自己深愛的人生離死別。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個體陷入了深深的孤獨。孤獨的經歷引起人們的焦慮。“孤獨意味著被切斷與社會的聯絡,沒有任何能力去行使我們的人權。孤獨意味著無助,意味著無力主動地把握這個世界,意味著這個世界無需發揮我的能力並可以侵犯我。所以,孤獨是強烈焦慮的來源。它引起羞恥感和罪惡感。”因此,如何克服分離,克服與自然以及他人的分離,並從孤獨中解救出來成為人類最深切的需要。我的許多學生都曾向我傾訴難以承受的寂寞感,有一篇“寂寞在歌唱”的文章貼切地表達了這種情緒:同濟校園裡,有那麼多的同學,卻沒有一人能和我分享快樂、分擔憂愁,只能把所有的快樂和憂愁都交付給時間……。在熱鬧非凡的校園內,她感到的是卻無比的孤立和無援。

  因此,人類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克服孤獨,從孤獨中解脫出來。如何克服分離,如何達到和諧,如何超出個人生活並發現一致成了所有現代人共同面臨的問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人類做出了不懈努力,並尋找到一些解決的途徑。弗洛姆具體介紹了四種克服分離、擺脫孤獨的方法,即各種紊亂狀態、群居、創造性活動和愛。

  1)各種紊亂狀態--原始宗教儀式、性體驗、酒精和藥物。

  紊亂狀態指一種由各種原始宗教儀式、性行為和酒精及藥物所導致的精神恍惚飄然狀態。原始宗教儀式大多發生於原始部落。我們許多人只在好萊塢電影裡目睹過這一原始的宗教儀式(儘管不乏誇張的成分):圍著篝火手舞足蹈的人群,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進入一種瘋狂的紊亂狀態。在稍縱即逝的狂歡狀態中,外部世界消失了。個體感到了思維的停頓,剎那間自己與外部世界,與他人融為了一體。這種紊亂狀態能使人暫時擺脫孤獨感。性體驗也被視為克服孤獨的一條捷徑。性慾達到高潮時,個體也能體驗到瞬間的一體感,產生一種與外部世界、與性的物件以及與自己融為一體的感覺。此外,酒精和藥物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然而,透過性體驗,以及藥物和酒精達到融合的方法,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在原始部落中,透過宗教儀式的紊亂狀態克服孤獨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人們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產生罪惡感。相反,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正當和道德的行為。但現代社會是一個沒有紊亂狀態的文明社會。現代人被規定為具有理性,並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存在。可孤獨感依然如影隨行。所以,吸毒和酗酒便成為部分現代人擺脫孤獨的捷徑。但與原始人相比,現代人常因犯罪感和懊悔而受到損害。他會因為自己缺乏理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感到深深的愧疚。紊亂經歷一過去,他們便感到更加孤獨。

  性紊亂也被用作克服分離、擺脫孤獨的一條途徑。前兩年,有部《她已不在人世》的電視連續劇轟動了整個日本,有位名叫安西的默默無聞的男舞蹈演員,為了擺脫事業上的挫敗感,終日自暴自棄。他頻繁的更換女友,試圖以此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克服存在的荒謬感。但最終卻發現,性同樣無法使他擺脫孤獨的困擾。激情過後,剩下的往往是更難克服的失敗感。這個故事印證如下的事實:當性結合蛻變成不顧一切試圖擺脫焦慮的絕望掙扎時,其結果會產生比以前更加強烈的孤獨感。“因為沒有愛的性行為除了瞬間快感以外,決不能跨越兩人之間的鴻溝。”

  透過原始宗教儀式、各種紊亂的結合具有(1)強烈性、(2)包括身心在內的全部人格的投入以及(3)暫時與週期性三大特徵。紊亂體驗不僅是強烈的,而且還包括身心在內的全人格的投入。不論是藥物和酒精依賴還是性行為,或是原始的宗教儀式,都需要靈魂和身體全方位的投入。紊亂狀態通常都伴隨顯著的身體反應。但令人遺憾的是,融合狀態的持續時間非常短暫,而且是週期和間歇性的。藥物依存者每隔一段時間藥癮就要發作。一夜情也同樣會上癮。吉登斯曾在《親密關係的變革》中,講述了感染上性癮的年輕女子格麗的案例。格麗過著人格分裂的生活。她白天在一所學校當助教,晚上則流連於各個單身酒吧。她可以在同一時期內,同時和四名男性保持性關係。甚至在出車禍後,她仍然想著要做愛。由於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格麗開始求助於治療性依賴的診所。格麗的性癮源自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酒鬼。父親很小便把四個女兒都姦汙了。幼小的格麗發現,只有在順從父親,接受父親的性要求時,自己和姐妹們才能免遭毒打。性給予她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只有透過性才能得到男性的認可:“性是獲得權力的一條途徑......是我所知道的惟一途徑。”但性癮卻給她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她不僅感到自己的生活非常虛幻,而且曾12次感染上性病。

  2)群居。

  群居是克服孤獨感的另一種盛行的方式。這是一種使個人融入更大範圍的結合,目的在於融入群體之中。在原始社會,群居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生活方式。但現代社會,真正意義上的群居已基本絕跡了。日本有個叫奧姆真理教的極端宗教組織,信徒過的就是一種群居生活。我旅居日本時,曾參觀過一個有著兩萬多名信徒、過著群居生活的宗教團體。他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吃自己耕種和飼養的食物、穿自己編織的服裝。除此之外,每天還要花費大量時間修行。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他們的日子非常清苦。但為了擺脫孤獨,還是有許多人自願放棄舒適的現代生活。因為比起不得不獨自品味絕望無助的孤獨感,清苦的生活根本算不了什麼。我們在痛失親人或突遭不測時,常常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此時,各種極端宗教組織很容易趁虛而入,充當人們拯救靈魂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本奧姆真理教的許多信徒,原本都是些名牌大學理工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由於生活突遭變故(遭遇車禍或嚴重失戀),才誤入歧途的。

  不過,絕大多數現代人並無機會過群居的生活,所以只能透過跟他人保持一致的方式來克服分離。只要我們讀同樣的報紙、看同樣的節目、思考同樣的問題、穿同樣的服裝......如此便能和他人達成一致,便能擺脫孤獨了。“假如沒有區別於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假如我們能在習俗、衣著、觀念上與群體的模式一致,那麼便得救了,便可以從可怕的孤獨感中解脫出來了。”

  不過,現代社會的“一致”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致了。在西方文明中,一致曾是個和“平等”息息相關的概念。宗教教義存在這樣一種觀念:我們都是上帝的子孫,共同分享著人與神的財富,我們都是平等的。但與此同時,平等還有另一層含義,即它是建立在認同人與人之間個性差異之上的。所以這種一致有別於雷同。西方啟蒙運動時期的“平等”理念,同樣包含了必須尊重個體差異性的思想。康德認為平等意味著任何人都不能將他人作為實現自身目標的工具。人人都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只能互為目的,決不能互為手段。顯然,康德所強調的,正是在承認個體間差異前提下的平等。但弗洛姆指出,現代社會的“平等是就機器而言的平等,是就已經失去個性的人之平等而言平等”。這種平等意味著雷同,而不是一致。現代人早已喪失了個性。人人都一樣,如同機器的零部件。

  不難想象,透過和他人的雷同來達到克服分離,擺脫孤獨的方法,效果十分有限。與透過原始宗教儀式、以及各種紊亂狀態達到的融合想比,雷同一致型結合缺乏激情,是平靜和按部就班的。正因為如此,這種結合常常不足以彌補分離之憂。儘管我們做同樣的工作,有同樣的興趣,看同樣的節目,體驗同樣的情感並持同樣的觀點,卻仍然無法最終擺脫孤獨。我們仍然試圖透過其他途徑——藉助藥物和酒精、性行為甚至加入極端的宗教組織——來克服與他人、與外部世界的分離。因此,群居至多是生存的一種不完全的解答。

  3)創造性活動

  從事創造性活動能使人把自己和物,即物件結合起來。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與創作物件融為一體的感覺。創造性工作使他們克服了與物件的分離狀態,把自己與世界結合了起來。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從更廣義的層面對創造性活動進行了解讀。他認為社會具有生產和再生產價值的功能。而人類則可以透過參與社會活動的來體現自身的存在價值。人類參與社會生活(從事創造性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是因為表面上可能獲得的利益,而是為了克服存在的偶然性、有限性和荒謬性,是對意義和尊嚴的渴望。 “人是註定要死的,但這一結局不能成為一種目的,所以,人是一種沒有存在理由的存在。正是社會,而且僅有社會在不同程度上給予存在以辯護和理由;也正是社會,透過生產據說是‘重要的’的事件或位置,而產生出被自己以及他人視為重要的行動和行動者——由此,各色人等在客觀上及主觀上都獲得自己的價值,並因此擺脫了無關緊要和微不足道的狀態”。

  但問題是,有能力從事創造性活動,或能夠取得社會成功的人畢竟是極少數。而大多數人的生活是乏味和令人失望的。此外,創造性活動所能克服的,也只是與物質物件的分離,並沒有達到人際間的協調。所以,創造性活動也算不上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法。

  4)愛

  弗洛姆總結道,由創造性活動達到的一致只是人與物體的結合,不是人際間的協調;透過紊亂狀態的融合所達到的協調是稍縱即逝的;而由一致達到的協調不過是虛假的協調。因此它們僅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圓滿的答案在於愛,在於達到人際間的協調和我與另一個人融為一體。這是一種對人與人之間融合為一體的渴求,是人類最強有力的奮鬥的動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是一種儲存人類種族、家庭、社會的力量。沒有愛,人類便不能存在。

  弗洛姆進一步給出了愛的定義。他指出,“愛是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種把他和他人聯合起來的能力。愛使人克服孤獨和分離感,但愛承認人自身的價值,保持自身的尊嚴”。

  簡而言之,這是一種在保持個性和尊嚴前提下的結合,是一種“成熟之愛”。在談到成熟之愛時,作為對比,弗洛姆給出了另一種他稱之為“共生性結合狀態”的愛。他指出,在這一形式的愛中,兩性間形成了猶如胎兒和母親的依賴與被依賴關係。胎兒與母親休慼相關。他的生命仰賴於母親。他只能透過母親而呼吸。母親給予胎兒所需的一切養分。離開了母親,胎兒便無法存活。而另一方面,母親也透過孕育體驗生命存在的價值。她的生命由於胎兒而充滿生機。但這種類似於胎兒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對等,是一種缺乏平等的愛。在此,母愛是一種支配性的愛,她透過給予胎兒以養份,控制胎兒,代替胎兒呼吸和思考。而胎兒在這一關係中,只是一種從屬性的存在。他以放棄尊嚴和個性為代價,獲取母親的庇護。這種愛發展到極致時,便會形成一種精神分析學所謂的虐待狂與被虐狂的關係。母親,即賦予愛的一方成了虐待狂。母愛演化成一種支配欲。胎兒,即被愛方便淪為被支配者,成為一名被虐狂。總之,“共生性結合狀態”的愛是一種缺乏尊嚴的愛。不論愛還是被愛的一方,都無視尊嚴的存在。愛的一方踐踏尊嚴,而被愛方則放棄尊嚴。從這一意義上講,虐待狂和被虐狂在精神上是共通的。他們都蔑視尊嚴的存在。因此,虐待狂和被虐狂很容易發生角色互換。在一定的條件下,虐待狂可以轉變成被虐狂,反之亦然。電視連續劇《不許和陌生人說話》中的男主角安嘉和,就是一個兼具虐待狂和被虐狂雙重人格的典型,在家中,他是個虐待成性的暴君,而在醫院裡,則是個認真負責,和藹可親的好醫生。

恃強凌弱成為此類人共同的人格特徵。因此,弗洛姆認為這種愛是萬萬要不得的。

  成熟之愛具備下列五大特徵:給予、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愛的首要特徵是給予。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主動和積極的能力,而不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如上所述,在許多文學和藝術作品中,愛往往被描述成一種被動的情感。但弗洛姆指出,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而且給予並不意味著喪失和犧牲,而是一種奉獻,是個人潛力的最高體現。因為我是能幹和富有的、我的靈魂很豐滿,所以才有能力賦予他人愛。弗洛姆曾經談及應如何界定“富人”的問題。他認為富人不是指他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他能賦予其他人多少錢財。感情亦如此。愛並不意味著個體儲存了多少情感,而在於能將多少愛賦予物件,並在給予的過程中,實現自我。但必須指出的是,在愛的領域裡,奉獻的主要不是物質財富,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關懷。我們為愛奉獻自身、奉獻生命。當然,奉獻並非一定指要為所愛的人犧牲生命,而是指把自身最有活力的東西給予對方,給他(或她)以快樂、理解、知識、興趣、美感、幽默和傷感。有位女學生曾透過E-mail詢問我,“是不是當男性真正愛上對方時,會很慷慨?我的男友對我挺吝嗇的,那是否意味著不那麼愛我啊?”我回了她兩個字:“無解”。因為我不清楚她是如何理解愛情的,更不清楚她男友是如何理解愛情的。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人把金錢看作衡量愛的一個重要尺度。弗洛姆給出了一個答案。當然我並不認為弗洛姆的答案就是真理,但它至少是接近真理的。

  愛的第二、三、四個特徵比較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詳述,只作一個簡單的說明。關心指對所愛物件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缺少這種積極關心就根本沒有愛。責任是愛的道德基礎。愛上他(她)意味著必須對他負有責任。有些人將責任等同於職責,認為一旦相愛,對方就必須對自己負責,不管合不合適,都必須和我結婚。但我認為這不能算作責任。責任指我們在愛上另一個人後,決定將其視作愛人,不論是否告訴我,我都願意分享和分擔愛人的快樂與憂愁,隨時準備對他的需要做出反應。當愛人煩惱時,我們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去關心他、去安慰他。所以,責任不同於職責。它是一種完全出於自願的行為,是我對另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要的反應。成年人的愛中,責任主要指對精神需求的關懷。不過,責任有時也會蛻變成支配和佔有。丈夫對妻子說:我對你負有責任。其實是在提醒她:你就是我的東西。因此愛還需要尊重。如果責任缺乏尊重的話,便很容易轉化成為支配。尊重意味著按其本來面目發現一個人,認識其獨特個性。尊重蘊涵沒有剝削,讓被愛的人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長和發展,而不是為我服務。

  愛的第五個特徵是瞭解。瞭解具有雙重含義。首先,作為愛的主要特徵,“瞭解”不是表面的理解,而是本質意義上的瞭解。它超越了對自己的關心,並能夠按其本來面目去發現對方。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他人無法察覺的愛人的獨特性。

   “瞭解”還包含另一層意思,即渴望瞭解“人類的秘密”。弗洛姆認為,人具有探究人類自身秘密的強烈的好奇心。有兩種途徑可以揭開這一秘密。其一,就是全部能力都超過另一個人的方法。這種能力可以使他為我之所為,想我之所想。這種能力把他變成一種物。變成我的財產。弗洛姆認為這是瞭解人類秘密的極端途徑。這種對了解的渴望達到登峰造極時,便會成為虐待狂。瞭解秘密的另一個途徑就是愛。愛是一種主動的洞察力。在這種洞察中,我透過與愛人的結合而平息對了解的渴望。在愛的行為中,當我們感受到全身心與愛人融為一體時,“我找到了自己,我發現了自己,我發現了我們兩個人,我發現了人類。”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和許多學者一樣,弗洛姆十分強調愛的精神層面,但這並不意味著身體的參與無關緊要。身體指包括性慾望在內的一切物質性存在。身體問題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一個重大的社會學與哲學命題。由於篇幅有限無法在此多作展開,暫且將身體概念限定為性慾望。我們知道,不存在身體缺席狀態下的愛。愛是靈與肉的結合。弗洛伊德把愛看作是性的表現和昇華。但許多時候,性恰恰是愛的一種表現。當你愛上另一個人時,渴望透過和他的性結合來達到融合。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愛的表現。現代許多已婚女性深受性冷感的困擾,男性也同樣如此,輕度陽痿在已婚男性中的比率居高不下。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許多婚姻是缺乏愛情的。在夫妻這一親密關係中,愛或許從未存在過,也或許早已消亡。所以,很難想象沒有愛情基礎的性是甜密的。性和愛息息相關,互為補充。我從不認為身體比精神更低下。不論中國還是西方哲學,都很少觸及身體問題。即使在談論性愛時,也很少提及身體,而傾向於從精神層面理解與闡釋愛。但實際上,如果沒有身體的介入,那麼愛也就不成其為愛了。富柯和布迪厄都意識到了身體的重要性。所以,社會學出現了一門名為身體社會學的新興學科。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存在主義把這句話反了過來:“我在故我思”。但現代社會學認為,“思”與“在”是互為前提和互為補充的。精神與身體同樣重要。因此,在談論愛時,我們不能無視身體的存在。

  顯然,弗洛姆給出了一種近乎理想狀態的愛。但正如我們必須正視個體間的差異那樣,我們也應該承認愛本身是多元化的。西美爾的“兩人關係”給出的就是一種宿命的“親密關係”。按照齊美爾的說法,兩人關係的特色在於其純個性的人格關係,因此兩人關係總是伴隨著終結的觀念、親密性和陳腐性。而社會心理學中的愛情依戀風格理論,則揭示了個體早期經驗對親密關係的決定作用。本文的下半部分將集中考察愛的多樣性問題,並重點關注對私人領域的現代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浪漫之愛”。

  

1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