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四十而已的我,對“年”有著特別的期盼和敬仰,因為兒時對年的留戀和期盼、嚮往都留在腦海裡仍記憶猶新。

兒時的“年味”是香甜的。因為想念奶奶熬的那碗臘八粥。農家人常說:“小寒大寒又是一年,過了臘八就過年。”喝了臘八粥那年味就開始孕育了……把紅棗、大米、小米、豇豆、花生、桂圓等熬在一起,約一個小時後,奶奶便把紅通通、粘糊糊、熱氣騰騰的香氣撲鼻的臘八粥先端一碗給我這“小饞貓”,吃之前小臉先湊到粥上聞一聞--綿粘的香甜味,聞著,聞著,就聞到了“年味”。

喝了臘八粥,年就將近了,大人們就開始忙年了,置辦年貨,殺豬宰羊,盤算著過年。這“年”的味道就愈演愈烈了開來。

兒時的“年味”是期盼的,多彩的。小時候總盼著媽媽給自己置辦新衣裳,期盼著大年初一穿上它們,要多美有多美。“年”在兒時的我心裡要多期盼有多期盼。媽媽們也總能讓自家的孩子們心滿意足。叫上左鄰右舍的孩子媽們一起“進城”,給自家男人和孩子們置辦新衣服,忙活了一年,辛苦勞累了一年,攢了一年的錢,這個時候出手還是蠻大方的。給自己未必捨得買上一件新衣,可能媽媽們的偉大也在此能看出來了吧。兒時總是猜想著自己的新衣,是紅色的,黃色的還是藍色的呢?大年初一穿上又會是多美呢?盼著盼著年味就愈發得濃烈了……

最盼著穿上新衣的樣子

兒時的“年味”是甜甜的糖瓜,是冒著熱乎氣的餑餑,是帶著福字黃澄澄的黃米糕。總記得奶奶忙著貼上“灶王爺爺”,供奉上糖瓜、餃子或者麵條,伴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辭灶” (也稱小年,臘月二十三)來到了。

年齡逼近了,年味更濃烈了。過了“辭灶”,過年的日子就當天數了。挑個好日子爸爸回老家“掃屋”,打掃一下衛生,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接下來更忙活了,蒸大餑餑,可不是輕快活。平日裡的活嬸子大娘們就幹了,蒸大餑餑可要叔叔大伯們插手了,他們手勁大,揉得面硬、勁道,蒸出的餑餑又白又好吃。掀開鍋蓋的那瞬間,冒著熱氣的大餑餑宛如出嫁的新娘白嫩羞澀帶著小麥質樸的香氣撲鼻瀰漫到人們心底……最抵抗不住的是孩子們,顧不上什麼,伸出髒兮兮的手大把抓去,先咬一口,真是香甜,真沒想到那不起眼的麥子磨成面做成餑餑竟有如此的香甜有滋味,想必這是我們長大成人後在五星級酒店裡也吃不到的質樸香甜味了吧。也許這味道便是真真實實的年味了。再加上黃騰騰夾著大紅棗的年糕的香郁味,年味便沉澱在我們的心底,美得說不出,道不盡,只等著“年”的到來了……

兒時的“年味”是喜悅的,是歡蹦亂跳的。紅對聯一貼,大紅燈籠高高一掛。我們這群孩子便歡呼起來,過年啦!兒時年的味道時常縈繞在我的夢中,伴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過年啦,過年啦!!!

隨著我國國力強盛,人民生活的富足,“年味”已不僅是兒時的那些,更豐富多彩了;過年的形式、樣式也多種多樣了。我國在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年” 的影響力也擴充套件到全球,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過年了,年的味道愈來愈香濃,愈來愈深遠……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表哥來拜年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