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我奶奶在的村子,這次去了我外婆在的村子,見了一堆或熟悉或陌生的親戚。
理所應當的,舅舅、表兄弟級別的親戚都很熟悉,從小接觸,跟他們在一起有完全的親戚的感覺。
次一級的是表舅、表舅孩子級別的親戚,絕大部分沒多少印象,小部分很清楚地知道雙方是親戚只是不知道具體的關係。
其實就是熟人,掛著親戚的外皮。
再次一級的,這次剛好我外婆的親弟弟(舅公,舅外祖父)也來了村子裡,他們一家於我就是完全的陌生人,從來沒見過,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離自己遠上一圈,親戚關係就淡薄上一大截。
遠上三五圈,基本就是沒有關係。
所以古中國搞分封制的時候,大哥繼承老大之位,二弟三弟封出去當臣子,最開始往往很和睦,互相敬重、互相關照。
到了兒子、侄子這一輩,關係也依然緊密,很少出事。
然而再往後一輩,再往後兩輩,親戚關係所提供的情感支援力度就變得非常之小,並不比冊封陌生人好上多少。
同時,嚴格執行宗法制,使得中國產生了一些相對特殊的詞彙,比如說,表與堂。
在英語裡,cousin表示堂表兄弟姐妹。他們沒有宗法制,用不著嚴格區分表妹堂妹。中國則不行,堂妹是自家人,表妹是外人,古代漢人可以娶表妹,但不能娶堂妹。
同樣道理,看到一片雪地,對我們來說就是雪,沒啥特別的。但對於日常生活在北極的因紐特人來說,他們有必要創造出專門詞彙來形容特定的雪,比如“地上的雪”,“正飄下的雪”,“融化中的雪”,據說這類詞彙有數種到數百種之多。
也因此,如果一個地方從來沒下過雪,那當地人的詞彙裡可能根本不存在“雪”這個詞。
更神奇的事,人們不只會根據自己的生活需要創造專門的詞彙,甚至會因為專門的詞彙影響自己的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這方面我瞭解不多,就不獻醜了,等以後更清楚了再介紹給大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