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情人?有些人把情人倆字想得太骯髒了。 所謂的情人就是——愛你、不為難你的人叫情人,懂你、不傷害你的人叫情人,付出、不向你索取的人叫情人;什麼叫情人?你窮、不嫌棄,你富、不巴結,你累、她心疼,你哭、她安慰;愛著你、卻不會粘著你,想著你、卻不會糾纏你。很多人都會說,所謂的情人,不過就是混亂的男女關係、曖昧不清、糾纏不休,其實真正的情人不像人們想得那樣骯髒,它是介於朋友、知己、愛人之間的感情,比朋友多了一份真心,比愛人多了一些惦記;真正的情人喜歡的是你這個人,不是錢,在乎的是你的心,不是金;你有錢沒錢,和她無關。她想要的不過就是和你像家人一樣相處、像朋友一樣談心,真正的情人不會擾亂你的家庭、不會給你帶來麻煩,在精神上支援你、在心底思念你,不會見異思遷、不會無度索取,只是默默地等待著、陪伴著”。
這是男人的白日夢吧!這得有多強大的女性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呀!即便如此,也不會善終啊。一代才女張愛玲愛得夠純粹、夠無我吧,可結果還是敗給了亂情的“情人”。
愛情的基礎是兩個相愛的人靈魂的平等。小說《簡愛》中的女主人公在乎的就是這種精神乃至於靈魂層面的對等。涉及愛情的文學作品永遠具有生命力,可那是願景,並非現實。
現實中的愛情從來都是稀缺品,卻不是必須品。世間的飲食男女不是人人都可以擁有“愛情”這一奢侈品的,由於人們的種種侷限,畢竟都還不夠強大,說實在的真夠不著也駕馭不了“愛情”,奢談愛情往往顯得那麼浮誇。
讓我們讀一讀泰戈爾的這首詩《觸控自己》:
你靠什麼謀生,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麼,你是否有勇氣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臨怎樣的挑戰、困難,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怨聲載道,還是視它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你的年齡,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願意冒險,哪怕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為了愛,為了夢想,為了生命的奇遇。
什麼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看到你憂傷的核心;生命的背叛,是敞開了你的心,還是令你變得枯萎、害怕更多的傷痛。
你跟我說的是否真誠,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能對自己真誠,哪怕這樣會讓別人失望。
你跟誰在一起,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你是否真的喜歡做自己的伴侶,在任意空虛的時刻裡。你有怎樣的過去,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你是怎樣活在每一個當下。
你有什麼成就、地位、家庭背景,我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當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時,是什麼在你的內心,支撐著你。
願我看到真實的你。願你觸控到真實的自己。
先跟自己談一場深刻的戀愛吧!自己對了,自然自己的世界相應地會變得正確起來,然後才有可能遇見愛情。
讓我們珍惜身邊人,這才是普通人能擁有的最美好的愛情生活。我想這也是電影《父母愛情》為什麼經典到反覆播放,讓人總是看不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