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中華民族有太多美德需要傳承,孝順父母是最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我們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也在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到孝順父母,可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呢?

我想透過周圍親戚朋友的真實經歷,來和大家聊一聊,究竟怎麼算是孝順父母!

案例一:有錢,給父母很多錢,但常年在外不回家

這是我姑姑家的真實情況。

我表哥從小一直學習很好,高考考上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在本學校完成了碩博連讀,然後去英國讀博士後,最後定居在了英國。

我表哥這經濟條件是相當不錯,他和一個上海姑娘結了婚。

因為我們家鄉是山東省6、7線的小城市臨清,來自上海的姑娘是瞧不上我們家的,這姑娘本不想在我們家鄉辦婚禮,可我表哥一再求著,終於還是答應了。

再後來,表哥一家定居在了英國,很少回國了,更別提回自己父母家了,但會打很多錢給大姑,也許他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也只是給錢了。

大姑夫得了肺癌住院,表哥只打錢沒有回家;大姑夫親肺癌去世,表哥也沒有回家;大姑將大姑夫的骨灰暫時寄存,想等兒子見一見骨灰在安葬,但終究盼了5年也沒有盼到兒子回來,還是把大姑父給安葬了;大姑得了糖尿病,問表哥啥時回來,表哥回覆再看,並告知又給打了多少錢;大姑糖尿病下了病危通知書,打電話問表哥能不能買機票回國一趟,本約好12月份回來,但還是沒有回來,大姑臨死之前也沒有見到自己兒子一面。

由於兒子經常寄錢,大姑家經濟條件是真的好,在城裡買了一棟二層別墅,對於我們這個家族來說過的應該是頂級生活。周圍的親戚朋友都稱讚大姑有這樣一個有本事的兒子,大姑也享受這種被稱讚、被群擁的感覺,逢年過節還有一堆人過來給大姑送禮。

但你細想,這樣算不算孝順。

雖然,他讓父母享受到了生活中的一切,不愁吃穿,也不缺錢,過著富貴高階的生活,但唯獨自己孩子不在身邊,臨死也沒有見到孩子一面。生前雖享受了莫大榮光,可自己孩子不在身邊終究是件太遺憾的事情。

案例二:很窮,給不起父母富裕的生活,但一直守在父母身邊

這是我大爺家的真實情況。

我大爺家的孩子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早早地下來進工廠打工,我們小地方的工廠沒有多少工資,更不會有五險一金了。大爺呢,總愛把自己孩子,和大姑家的哥哥比較,也總是罵自己孩子沒本事、沒出息,讓家裡人都被別人瞧不起。

我這個哥確實掙得錢很少,但是很懂事,很聽話。我大爺有一次因為膽結石住院,需要做手術,在醫院呆了16天多,我這個哥上了一天班,下了班再去醫院守著,讓白天呆在醫院的母親回家睡個好覺。自己呢就在醫院兌付兌付,就這樣白天上班,晚上在醫院守夜,16天,天天如此。

我覺得我哥挺好的,很老實,很認真地工作,但這個社會最坑的也是老實人,打了這麼多年工也沒有升職,就是因為不會拍領導馬屁,給領導送禮。

那你說我這個哥算不算孝順,他沒有讓大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大大的房子,沒有好的生活環境,周圍的親戚鄰居也都瞧不上,完全享受不到那種被人稱讚的目光,儘管如此,但我這哥卻很懂事聽話,有了好東西第一時間是給父母,自己省吃儉用,但卻給父母定期買肉、蛋。

案例三:過著不窮不富的生活,一年也就回家一次

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這種情況,過著不窮不富的生活,享受著國家給的固定假期。

不能讓父母住上更好的房子,享受到各種讚揚語言的洗禮,但卻能有機會回家陪陪父母;

不能每天都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在父母生病住院,無時無刻陪在身邊,但卻每月會給父母一定數額的錢,足以保證每個月的正常開銷。

那你說,這樣又算不算的孝順。

所以,孝順父母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呢?父母眼中的孝順又是怎麼樣的呢?

我也不知道怎麼算是孝順,只知道你再怎麼做,等到父母離開的那一天,終究會有悔恨,終究會有遺憾。

你若無聊時翻到此篇,也請您也寫寫自己的看法!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人的知識都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