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願你我瀟灑坦蕩,感情純良
有很多當婆婆的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在兒媳婦嫁過來的時候,一直把兒媳婦當作外人,不管是有什麼好事,都是想著自己兒子的,從來都不會想著兒媳婦。
但是要是看到兒媳婦拿錢給孃家,那可就不願意了。
說他們家的兒媳婦,不能給外人花錢。這樣雙標的婆婆,其實是很多見的。
劉瑜遇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婆婆,婆婆覺得她既然嫁給了她的兒子,就是她們家的人。
最關鍵的就是錢是她們家的,不能隨便拿著她家裡的錢給外人花,受不了這樣的婆婆,劉瑜選擇了離婚。
劉瑜生活在農村,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她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哥哥姐姐學習不是很好,高中畢業之後就沒有接著上學,就外出打工了。
劉瑜的學習還是很不錯的,考上了一所還算是不錯的大學,她大學的學費都是哥哥姐姐還有父母出錢供的,對於家人的這份支援,她記在心裡,如果沒有這麼好的家人,她是上不了這麼好的大學的。
大學畢業之後,劉瑜也找到了一份還算是不錯的工作,有了點積蓄,她就把哥哥姐姐的錢都給還了,不想欠著別人的。
還經常給哥哥家裡的小侄子,還有姐姐家裡的外甥女,買一些小禮物,這也算是她當姑姑,當小姨的心意了,一家人相處的也是很和諧的。
後來在工作中遇到了孟浩,孟浩生活在城裡。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決定結婚了。劉瑜也早就跟孟浩說好了,他們家裡是沒有陪嫁的,父母能供她讀完大學,就是最好的陪嫁了。既然她也沒有陪嫁,也就不跟孟浩家裡要彩禮了。
孟浩的媽媽本來不願意他們兩個人結婚,就覺得劉瑜是一個村裡的姑娘。但是一聽到劉瑜不要彩禮,而且她的收入還比孟浩的高很多,也就覺得自己家裡撿了一個大便宜,就同意了。
兩個人就辦了婚禮,劉瑜的父母還覺得姑娘嫁了一個不錯的婆家,還希望老閨女以後可以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呢。
結婚之後,劉瑜是跟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孟浩家裡是城裡不錯,不過他家裡的條件也是很一般的。
婆婆是個特別計較的人,看到劉瑜多買有幾件衣服,臉色立馬就不好看了,她覺得劉瑜花的都是她兒子辛苦掙得錢。其實劉瑜的收入比孟浩要高兩倍多,配孟浩那就是綽綽有餘了。
後來婆婆知道了劉瑜給小侄子和外甥女,還有父母經常買東西,就非常的不高興了。
她就明跟劉瑜說,“你嫁給了我兒子,就是我們家的人了,你要擺正自己的身份,特別是你掙得錢,那都是我們家的了,你要是隨便給別人花,那就是不心疼我的兒子”。
婆婆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劉瑜當然也沒有讓她了,很明確地告訴她,“這些錢都是我自己掙得,就算是夫妻的共同財產,也是我比你兒子掙得多,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你管不著。你要是看不下去就離婚吧”。
最後劉瑜跟孟浩還是離婚了,離婚的原因也是很簡單。劉瑜的母親生病了,想要劉瑜出點錢帶著母親去看病,想不到婆婆一直在阻攔,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母親的生命就被耽誤了。
如果能及時治療的話,肯定母親是不會走的,怪就怪強勢的婆婆,還有一個媽寶男的老公了,劉瑜快要恨死這兩個人了,就提出離婚。
離婚之後孟浩找不到比劉瑜更好的女人,找了劉瑜無數次,就想著可以跟劉瑜復婚,劉瑜肯定是不願意的。
孟浩跟婆婆別提有多後悔了,不過都沒有什麼用了,這些都是他們自己找的,誰都不能怪。
左耳講述:如果當婆婆的還有這種錯誤的認知,總是覺得兒媳婦就是在亂花你兒子掙得錢,就算是給孃家花錢也不行的話,那就真的是太過分了。
她就算是嫁到了你們家,也有孝順自己父母的權利吧。
你的兒子可以孝順你,你的兒媳婦當然也可以孝順她的父母啊,你還是不要太過於強勢和霸道了,這樣對你沒有什麼好處的。
女人們也不要什麼都聽你婆婆的,你的父母你該孝順還是應該孝順的,特別是孃家那邊的親戚,都是應該有正常的走動的。
如果你的婆婆和丈夫管著你,就說明他們對你也沒有足夠的尊重。
-END-
你知道嗎?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但我更喜歡聽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