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每個人的情緒有非常多,情緒有幾十種。
但對於我們來說的話,最比較常見的一些也就是影響比較大的一些情緒,是一些比較負面的情緒,比如說焦慮,恐懼,憤怒與嫉妒,抱怨等等。
那麼為什麼負面情緒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呢?
因為負面的情緒是必須釋放出來的,不管是主動釋放還是被動釋放,假如說是放不出來,就會對我們產生一些危害。
第一個危害就是身體會出現一些問題。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負面的情緒,也是一些負面的能量,如果這些能量一直堆積在心裡面,就會容易對身體產生危害。
就像很多人說不要生氣,生氣也會傷害身體,就是這個原因,就像有一些人脾氣大的人很容易發火的人,也會容易生病等等,所以說好的心情讓我們年輕,壞的心情對我們身體產生危害。
第二個影響是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假如說一個人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總是不明所以的就會發火,或者是生氣這樣的話,或多或少會影響人的人際交往。
如果更甚者一個經常憤怒脾氣不好的人,身邊的人也總會遠離他,所以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受到影響。
第三個是會讓我們的一些行為出現問題。
比如說有些人把自己的憤怒和情緒都壓抑起來,但是這些情緒總是會找到出口,那出口在哪裡呢?
如果說一些情況不允許,或者他自己就是一個習慣壓抑的人,那麼只能透過一些行為習慣來影響。
就像有的人不自覺的會做一些事情,一遍又一遍強迫自己去掃地,或者是開門關門也都是平時的一些壓抑所導致的。
一些情緒上的行為的影響,這是一種類似的情景,所以說負面情緒對我們影響非常的巨大。
所以我們要找到一些正確的宣洩途徑,以及來了解情緒對我們的意義,那麼情緒對我們有沒有好處呢?
也是有好處的,因為情緒代表的是一種提醒,一種背後的需求,所以每當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要試著去了解它,正確地看待它。
既然它是人的一部分,肯定是有好有壞,比如說以下的幾種負面情緒,就代表著它告訴我們的另一種資訊和需求。
焦慮:因為我們對自我的價值感和安全感的不確定性,所以引起的焦慮,它其實也提醒著我們需要為自己尋找一些目標,或者降低對未來的期待,以及付出一些行動。
恐懼:意味著我們對目前的這種情況而產生的一種無能為力和想要擺脫的一種強烈的體驗,它提醒著我們可以強大自己的資源和力量,同時也遠離危險。
憤怒:是一種強烈的刺激的情感,可能是因為不公平正義感,或者也因為自己的自責,或者是錯誤而掩飾,逃避的一種表現,它提醒著我們當前的力量,不足以支撐我們的自尊,我們可以正確的去調整自己的認知。
抑鬱:是因為一定的原因引起的精神萎靡的一個狀態,可能意味著我們的價值感有所缺失,提醒我們可以重新尋找自己的樂趣和快樂。
嫉妒:痛苦源於我們的比較,它提醒我們可能對自我的評價有所傾斜,提醒我們客觀而正確的評價自己,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滿足感。
抱怨:是我們對於很多的問題的期望和渴求寄託在別人身上,希望別人能幫忙解決問題讀懂自己,也提醒著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可以透過自己的表達和需求來建立滿足自己的需求。
那麼如何讀懂和解決負面的情緒呢?
第一步,當情緒出現時,首先意識到它。
比如說當我們出現一種情緒,很生氣或者感覺自己在抱怨或者憤怒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首先做個深呼吸,或者是倒數100。
這樣的話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緩解的時間,同時可以延緩自己的生氣和爆發,換回自己的冷靜和理智。
第二步,接受這種情緒並識別出來哪種情緒。
告訴自己我是不是很生氣呢?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情緒,說出來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不再排斥,反而情緒就沒有那麼的的可怕。
同時,當我們大腦在思考是哪種情緒的時候,也會更加的讓我們冷靜下來,換回我們的理智。
第三步,解讀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或者傳達的資訊。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生氣以及自己接納了自己的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再深入的思考問問問自己是什麼讓自己這麼生氣呢?是不是因為自己,對別人有所期待,而別人沒有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需求,同時我們也可以每天寫自己的情緒日記,以深入的探索自己情緒的原因,這樣更加便於自己瞭解自己的情緒。
第四步,改變自己的認知一念轉念,用同理心。
比如我們在瞭解到自己原來是因為其他人做的做法,讓我們生氣,那麼我們可以換一種認知,改變自己的想法,也許別人是不是因為有其他的原因呢?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特殊的情況呢?
或者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自然每個人的行為也是不同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能理解別人呢?這樣就能夠讓我們的情緒得到一個改變。
第五步,問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結果。
因為當自己瞭解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才能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是朝著自己想要的結果實現的方向。
比如說我們想要和別人好好的溝通,那麼我們如果說在生氣,對別人發脾氣,那怎麼樣?也是溝通不了的,因此隨時隨地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第六步,接受對方的情緒和事件,說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說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之後可以告訴對方,這些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自己的感受,要客觀的去表達。
不去指責對方,同時也學著去理解對方的情緒和感受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也是有他的原因。
第七步,提出自己的請求,達成共識協商。
我們要了解自己是用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所以我們可以針對事情提出自己的請求,然後問一問對方的感受和接受度。
以此來達到一個雙方都比較滿意的行為,不需要任何一方妥協和委曲求全,不管是針對成人和孩子,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第八步,我們可以用一個握手或擁抱的形式來結束這些溝通。
所以情緒有好有壞,我們要學著正確的來看待,以及學會在有情緒的時候,如何的解決自己的問題。
讓我們因為情緒給我們的提醒去更好的面對和了解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