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人認為中國人的親情越來越淡了。相互走動,互相支援,同舟共濟的親情是否離我們越來越遠。“剪不斷,理還亂”“愛之深,恨之切。”永遠停留在心情最溫暖的角落,只待你去喚醒。親情一直都在!

能把親戚罵到這種程度,可見內心受了多大的傷害。在我們的生活中,對人打擊最大的莫過於親情的冷漠和無常了。

為什麼中國人在思想深處對於別人的流言蜚語和生活中艱難困苦,不幸的打擊都能夠坦然的勇敢的接受並且面對他,而對於親情卻顯得如此的脆弱呢。

一、血緣親情血濃於水,一枝一葉總關情!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家族的血緣親情定義為親。而透過聯姻關係而形成的親情,定義為戚。也在發展中間逐漸形成了“相互支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親情觀念”

現在社會大的中心架構的分散,從而轉化為更多的小家庭式的這種結構,每個小家庭都在努力的拼搏奮鬥,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相互支援,同舟共濟,這一點正在逐漸的缺失。

中國人一方面在接受著西方普世價值觀的改變,另一方面內心深處又無法丟掉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最深層次的東西,因此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傷與痛苦,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感受,而是這個時代的蛻變與劇痛。

“有的人終其一生想要改變的,所謂的命運其實看白了也就是一個宗親”(這有點類似於美國的洛克家族)

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景行行止,高山仰止”中國傳統文化根植於每個時代,根植於每個人的血液和靈魂之中。

絕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正處在上升期,也就是正在上樓期間。根本無法顧及其他家庭。為什麼要上樓?各位,要上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如若沒有血緣親情關係,如若沒有透過聯姻變為親情,如果沒有長期日積月累,如果沒有親情的形成,一切都是水中畫,鏡中月。

因為那些講究宗親關係的,重視親情的那些人。他們一直處在一種俯視的角度看著你。

都說孔子是萬世師表,這句話一點不錯,因為他的思想影響了幾千年來的一部分中國人,而這些中國人往往在各個時代都是社會的精英。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孔夫子的態度再明白不過了,對錯不是關鍵,而血濃於水的親情才是正直的人應該追求和倡導的。這樣的文化傳統養成了我們以血緣為價值觀的感性思維習慣,所以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體現的是“看態度不看事實、問動機不問是非、論親疏不論道理”的特點,這也是我們同西方文化最本質的區別。”

以上孔子的這段話非常有道理,可以細心的品味一下。

也可以換個角度來說,換一句話說,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現在,甚至將來都不可能丟掉親情。

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親情是相互的,也可以是單方的。親情之小者依靠相互走動,方可使之關係更加的牢固。

有的親戚幫你並不是因為他多富有,而是那種根植於血脈之中的親情和相扶與共的心態。

有一種情叫做大恩不言謝,有些情,一輩子也無法還完。作為一名河南人,自我感覺豫東在某些方面做的比豫西要好一些。

“洛陽二爺家的姑姑在二爺去世之後依靠爺爺和父親的幫助,最後順利的接班,那是一段都不願意提起的傷心的情感過往”就這樣姑姑記了一輩子,還了一輩子。

從我記事起一直到現在。但凡有大情小事,準時出現,從無怨言。從物質與精神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援與幫助。平時並無來往,雖然兩地相距並不遠。

這種親情是血脈的親情和根的親情。表弟從建業∪17隊,多處骨折之後回到洛陽,娶妻生子,過起了平凡人的生活。這邊的親戚都沒有到場,感覺到虧欠姑姑的太多。

四,親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是本分。

對於親情要有春風化雨的心態。不要奢望太多,如果幫了你,那是看重親情重情重義。如果沒有幫你,那也不是讓你產生詆譭之意的原因。

能夠在百忙之中放下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抽身去到你的家庭,幫著你跑前跑後出錢出力,這就已經非常的好了。能言善辯的可以表示一下感謝之情。條件好的可以擺桌酒席,還還情。條件不好的當牢記在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回報親人。最可怕的就是狼行且過,忘恩負義。

對於親情有一句詩形容再合適不過。“你來或不來,我都在這兒靜靜的等待”不奢求,不強求,不詰責,不責備不謾罵。親情總會在需要他的時候適時的出現。

五、靜心面壁當自思三省吾身 !

即使如此,當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把矛頭對著別人。猶如我們生活中那些形形色色感覺,傷天嗆地的人們,有時候淡泊的不是親情,而是心情心態和自我的感知。

春節已經過到了初三,走親訪友是非恩怨,歡樂痛苦,就是你所謂的人情冷暖。體會過後,當更有感悟。

重視這個難得的機會吧,高興的時候多說幾句,不高興的時候閉上自己的嘴。人生在世,酸甜苦辣一一嚐遍,方為豐富的人生。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王昌齡早就告訴我們,與親朋相處此道最好。

既是親人,一切當求質求真。當時代的洪流逐漸淹沒農耕文明的親情之根,一切隨緣!你需要做的也無非如此。

2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內向不是缺陷,它只是一種性格